縱觀門窗行業,“降價促銷”成為常態,商家積極配合賣場舉辦各種各樣的降價促銷活動,打“價格戰”吸引消費者,希冀多收幾張訂單。然而,此起彼伏的降價促銷,并沒有給商家帶來更多的訂單。表面看來,此次“價格戰”像是一場行業內斗,但從深遠角度分析,主要是賣場過剩及傳統銷售渠道模式的弊端造成的。
2012年,建材家居行業受到更加嚴峻的挑戰,家裝市場細分更加徹底,二三線城市消費市場的廝殺進入白熱化。賣場過剩,市場供大于求,賣場間惡性價格競爭等問題不斷加劇,加上賣場租金、原材料價格及用工成本水漲船高,商家銷售增長放緩,經營艱辛。多重壓力下,建材家居業不得不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賣場過剩,傳統渠道模式遭遇發展瓶頸,企業探索發展新模式,應做好哪些準備?要注意哪些問題?
精準定位,借助外力苦練內功
如今的門窗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單憑自身的能力、經驗,已經無法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目標客戶,往往進行長期的降價促銷,甚至通過特殊的競賽、激勵和獎勵措施進行促銷。然而,這些措施大都基于直接的短期業績,追求快速效益,企業管理層往往會降低衡量目標客戶和潛在客戶的標準,導致企業的銷售人員向真正的目標客戶推銷產品的可能性降低。
事實上,這些企業只知道盲目降低成本,不能更好地利用正確的戰略規劃并保持開支平穩。而成功的企業,他們將開支重點放在培訓計劃和潛在客戶身上,在做出合理戰略規劃后,往往能提高某些產品的價格。因為他們的產品質量更好,針對目標客戶群體的訴求進行有效營銷,交貨時間更短,服務質量更好。
企業管理者在經營獲取的信息經驗,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企業內,對自己企業的團隊、產品、營銷模式會有難以割舍的感情,這種感情因素恰恰成為企業管理者做出客觀判斷決策的絆腳石。廣大的中小企業只有整合力量,借助外力苦練內功,夯實基礎,從研發聚焦、生產聚焦,到推廣聚焦,讓企業更具開放性、融合性、抗震性和持久的競爭力,才有幫助企業走出當前困境。
異業聯盟,突破困局
近年來,“異業聯盟”這種新型商業模式在國內建材家居行業盛行。異業聯盟主要指,不同行業、不同檔次的商業主體在競爭壓力愈來愈大的市場經營中,為形成必要的規模效應及商業信息網絡,增強企業的經濟活力及收益,通過聯盟的方式組成的利益共同體。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內樓市持續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荒、場地租金水漲船高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門窗企業壓力倍增。異業聯盟,憑借資源共享、抱團取暖的方式,不僅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也為聯盟內部成員贏得更大的市場。這種強強聯合、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正以銳不可擋的氣勢提速布局一體化家裝格局,受益的最終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