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聯合湖州市南潯地板協會、吳江市地板木業商會、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森林貿易網絡,在亞洲負責任林業與貿易項目、澳大利亞政府和宜家家居的支持下,共同舉辦的免費培訓會議“國際市場新規則及木材原材料負責任采購培訓會”日前在浙江南潯舉行。
出席此次會議的有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兼地板委員會會長李佳峰,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國際交流與合作部主任高雅,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李屹峰,湖州市南太湖經濟區主任兼區經發局局長施小平,湖州市南潯區地板協會會長兼浙江格爾森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雪林,吳江市地板木業商會會長兼蘇州市豪凱木業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慶,世界野生動植物貿易研究組織的陳新康、阿德瑞安·魯特·卡特斯、崔西·安泰思儀,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森林貿易網絡項目經理金鐘浩,歐洲森林研究所歐盟森林執法、施政與貿易亞洲區域項目中國協調員陳曉倩。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木材貿易方面,中國也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與木制品貿易中心和木材與木制品進出口大國。2012年中國木材與木制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37.33億美元,其中出口占49.79%。依據出口市場看,歐美是中國主要出口國。而2008年4月實施的《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2010年10月頒布的《歐盟木材法規》,以及2012年11月澳大利亞出臺的《非法采伐禁止法案》,禁止木制品生產商、貿易商以及經銷商向本國市場投入含有非法木材的木制品,違反這個規定的企業及個人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有研究表明,《歐盟木材法規》不但會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將被“擠出”歐美市場,還會直接提高企業的采購成本和管理成本,一些企業表示他們的成本將會增加5%~15%。
因此,此次活動旨在推動企業應對國際市場的政策法規變化,消化貿易壁壘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此次培訓會邀請相關專家介紹《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歐洲木材法規》和《澳大利亞非法采伐禁止法案》的主要內容,重點介紹如何滿足包括盡職調查在內的供應商責任、如何降低產品風險、如何監管次級供應商,以及確保產品的可追溯性和信息的可查詢性。同時培訓會還全面梳理了我國在森林管理和木材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并為企業提供管理工具、信息和交流平臺,使企業內貿和外貿方面的能力同時得到提升。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建立木材原材料的“負責任采購體系”也已是必然發展之路。通過此次培訓班,從國際市場新規則及解決辦法中借鑒經驗,為建立適合中國的木材原材料負責任采購體系做好準備。中國也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比如在國家林業局的引導下,中國已經建立了“中國森林認證體系”。而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在“中國木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以及木門和木地板“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雙承諾”活動中也要求企業采購來源合法的木材。
此次會議是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第二次與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合作,共同舉辦的“木材合法性”培訓會。2011年5月,協會分別在東莞、上海、大連和綏芬河連續舉辦了四場關于“木材合法性”培訓會議。此后,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將繼續在促進木材原材料“負責任采購體系”方面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