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中國從雛形到飛速發展的這段時期,按5 年一個時期來劃分,大致分3個階段:1995 年-2000 年,以"裝修材料杉木門白坯"為代表,趨向素門時代;2000 年-2005 年,裝修成品化逐步成趨勢,"白坯門逐步轉型為套裝門";2005 年-2010 年是木門行業飛速發展的5 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擴大,競爭加劇,品牌建設和經營調整,開始進入企業家的視野。2010-2015 年,規模化生產將帶來競爭的升級,行業也將逐步成熟,這個階段或是洗牌前夜--
全友進軍木門行業
看關聯企業投入木門的家居整合
在住宅產業發達的國家,產業成熟度高,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國,亞洲的日本,還有歐洲的德國、法國等國家,很多企業都涉及建材、地產等多個領域,這樣有利于產業配套、資源整合、降低經營風險。
隨著我國住宅產業的發展和城市進程的加快,建材市場在興盛的同時,也在逐步趨向成熟,有部分企業看到木門行業的廣闊前景,開始投入木門行業,以延伸產品線,這種現象更多地出現在一些關聯行業,比如、家具、等。
四川和兄弟企業東金家具,看到中國木門迅猛發展,加之家具日益成熟,新近擴廠700 畝,開始規模化進入木門行業,加上原有影響力的家具、客廳家具、沙發生產資源,明顯已逐步向"家居整合"模式轉型。
再看浙江臨亞集團,產業涉及地產、能源、家具,在2009 年也規模進入木門行業,定位"中國休閑木門、休閑家居",與原來出口北美市場的戶外家具進行產品配套,預計在未來2-3 年,在國內市場以休閑木門和戶外家具渠道合成,轉型形成"臨亞家居"品牌概念和模式。
記者點評:這些都是產業多元化和實力型企業,有可靠的資源和產業,可以支撐新產業的投入和發展。另外,規模級企業轉型,必須考慮到自身現有經營資源和優勢,還要結合行業和關聯行業形勢分析,如何延伸和關聯投入,才能實現經營延伸轉型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