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建筑材料商品質量涉及國計民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遼寧省工商系統加大流通領域建材商品質量監管工作力度,于2013年3月到9月開展了建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有力地維護了建材市場經營秩序,基本做到了證照齊全、主體資格合法、進貨臺賬健全、商品來源規范。
明確責任和整治重點
早在3年前,遼寧省工商局就把建材商品作為遼寧十六類重要商品之一,持續不斷地加以整治和規范。去年年初,該局專門制定了《全省建筑材料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地以規范經營行為、引導行業經營者自律、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提高建材商品質量為目標,聯系實際,各負其責,扎實開展好這次整治工作。各市、縣(區)分局認真研究制定本地區整治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制,確保抓出成效。
“為了開展好這次整治行動,我們還圍繞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和以往監管執法中發現的問題,開展了摸底調查,確定了重點品種、重點對象和重點區域。”遼寧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遼寧省工商局將鋼材、水泥、電線電纜、建筑腳架及扣件、人造板、建筑保溫材料、衛生陶瓷等商品確定為重點品種,將使用環節的供貨商、有過質量違法行為或受到消費者申訴舉報的經營者確定為重點對象,將假冒偽劣屢打不盡的生產銷售地區、在歷年監測中合格率較低的地區以及建材銷售比較集中的市場確定為重點區域,注意加大對農村和城鄉接合部建材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
實施動態和分類監管
按照《遼寧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規范》的規定,遼寧省各級工商機關通過市場主體標注系統的商品經營者分類信息,篩查全省25087戶建材經營者底數及分布情況,對篩選出的21351戶開展整治。各地根據網格化監管和“三個重點”的要求,在監管巡查中明確了監管目標、內容、責任和頻次,將監管責任分解落實到監管人員,認真做好巡查記錄,保留監管痕跡,并將重點建材商品監測結果不合格的經營者列入失信主體黑名單,不斷完善動態監管檔案的內容,為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夯實了基礎。
遼寧省工商局制定了周密的監測方案,有計劃地對建材商品進行抽樣檢驗。該局統一組織了全省流通領域電線電纜的監測工作。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也對鋼材、水泥等重點建材品種積極開展了監測。對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的來源不明、摻雜使假、質量不合格的建材商品,各級工商機關立即責令經營者停止銷售,封存剩余商品,同時追根溯源,查清不合格建材商品的來源、銷售去向,杜絕不合格商品再次進入市場。
各級工商機關綜合運用檢查、舉報、監測等多種手段,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建材和欺詐消費者等違法行為,重點抓大案要案的查處,對于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不合格建材一律依法沒收,并對當事人從重查處。
構建長效和自律機制
遼寧省工商局積極落實建材商品質量管理責任,努力培育經營者建立建材商品進貨查驗制度,推動建立建材商品質量承諾制度,強化質量信息通報制度,強化約談和經營者培訓制度,構建起建材行業長效監管機制。
遼寧省各級工商機關引導經營者配備專(兼)職質量管理人員,加強自律,認真履行建材質量管理責任。針對建材商品種類和票據繁多的情況,各級工商機關積極幫助經營者建立索證索票、進銷售臺賬制度。
工商部門大力推動經營者對所銷售的建材商品向消費者作出質量承諾,鼓勵自律規范的經營者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截至目前,遼寧省工商局共培育、認定了39家省級家居建材行業的“放心消費示范店”。同時,各級工商機關強化約談和經營者培訓制度,對經營者就建立自律制度、履行法定義務、強化商品質量、配合工商監管等方面開展培訓。整治期間,全省工商機關共約談不合格商品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275戶次,開展培訓27次,培訓經營者849戶次。各級工商機關還及時向社會公布查處的典型案例,發布消費警示,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導,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遼寧省工商局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促進行業經營者自律水平的提高。該局與省家具協會合作,共同制定發布了《遼寧省流通領域家居行業經營行為規范》。各級工商機關積極按照該規范的要求,引導經營者嚴格自律,規范經營,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管理,逐步引導建立健全各項自律制度。
整治行動期間,遼寧省工商機關共出動執法人員14167人次,發現問題526個,對423組建材樣品進行了監測,查處建材違法案件271起,責令改正經營者500余戶,處置消費者申訴389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76.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