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2007年全國新增陶瓷生產線約100條,其中一半以上在佛山及周邊地區,同比上年增加產量約4億平方米。2008年初,全國在建和擬建的有幾十個,在建的和擬建的各類和潔具生產線約300條。僅新增200條,就增加6億平方米產能,相當于目前世界第二大瓷磚生產國西班牙的全年產量。全國瓷磚與潔具產能的增長幅度已大大高于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2009年僅江西高安建筑預計新增瓷磚生產線30條,新增產能1億平方米--一管窺豹,全國的新增產能也將十分驚人。
我國已經是無人能及、無人撼動的世界陶瓷生產大國,是否還需要繼續在做大的道路上裸奔?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陶瓷業需要做強,需要在調整結構、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前進,需要在理性發展、引領世界陶瓷先進水平的高度上思考。
對此,有人提出靠市場調劑,讓競爭擺平,有人提出依靠有形和無形兩只手來調整,但效果并不明顯。越調劑,新興陶瓷產業基地越多,新建生產線越多;越競爭,企業生產規模越大,總體產能越大。就是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面前,也未停滯陶瓷企業的擴張腳步,企業逆勢發展,大肆擴張,團如走馬燈,你方唱罷我登場,絡繹不絕,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