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之一:近日,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現,一些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很薄的鋼板材料生產,產品質量堪憂。畢竟是技術監督部門,說出來的話都有科技含量。他們對此詳細解釋:做一扇門的鐵皮成本接近500元,還有鎖具100多元、填充料的噴漆、拋光費用數10元,工人工資40元。再加上管理、運輸等費用,一扇達到國家標準的防盜門成本價格約為700元。此外,合格的防盜門單門重量應在40公斤以上。凡是低于此價格和重量不足的防盜門需謹慎購買。
小編點評:大家嘴上嚷著"便宜沒好貨",但許多消費者在買東西時,仍然不自覺地遵循著"圖便宜、撿實惠"的傳統。尤其是在那些購買力較弱的消費者心中,價格永遠為第一要素。但我們要掌握一個尺度:即便是處理的產品,也存在一個質量標準。尤其是一些事關安全的產品,絕對不可粗心大意。所以說,"便宜至上"的指導思想,用于早市買蘿卜是可以的,但如果購買大件商品時依然沿用,很可能給自己和家人添麻煩。關鍵時刻,怎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