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建材業中,遭到反傾銷已不鮮見,從家具到鋼材,再從陶瓷到鋁材,“反傾銷”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業會不會遇到“反傾銷”?
國內木門業,會不會遇到“反傾銷”?筆者認為,中國的木門出口,暫時還沒有被提起反傾銷訴訟,但這并不排除中國木門業不會遭遇到“反傾銷”。
如果一種產品,在發展期利潤空間不小,但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各自為戰,行業就會出現“爭搶”利潤現象,也容易在市場造成非理性產能擴張,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并不發達的“世界工廠”,缺乏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必將會引起出口國的警惕。
據筆者觀察,不同國家對中國提出反傾銷訴訟有兩種類型:一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是相對落后的國家,會對中國資源性產品提出反傾銷訴訟,比如2007年8月份,南非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鋁型材(含門窗型材)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就屬于此類情況;而另外一種類型,則是發達國家對中國日用消費品的反傾銷調查,比如,一直懸而未決的歐盟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調查,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傾銷”與“反傾銷”的關系時,還需注意地區差異,避實就虛。
近幾年,中國的木門出口,大體來說,是積極的,平均每年出口量以近30%的速度遞增,雖說近期受國家相關政策的限制(比如,2010年木門出口退稅率從13%降低至11%),但出口量仍在增長。
木門目前出口受到的反傾銷訴訟可能性不太大:
結合業內形勢,近一兩年內,中國的木門目前出口受到的反傾銷訴訟可能性不太大,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中國木門業興起時間不長,只有8到10年左右的時間
中國目前的木門出口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距全面大規模、品牌化搶占國際市場,與別國搶市場還有一些距離,無論從出口量,還是出口額上看,中國木門產品在國外還是有發展空間的。近一兩年,出現木門的國際反傾銷訴訟可能性比較小。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木門出口額為4.94億美元,2007年出口額預計達到5.57億美元,雖然增長13%,但這與家具、陶瓷、鋁材相比,是少之甚少,相比而言,中國木門出口量還比較小,尚不足以對別國市場構成實質性的影響。
第二,產品種類增多,工藝相對提高,部分產品差異化、相對穩固的國外工程客戶的存在,會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起到一定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