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拓"合并失敗 2008年11月25日,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礦業公司宣布放棄并購力拓礦業公司。我們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全球金融及經濟危機惡化了必和必拓實施該計劃的金融環境,也明顯削弱了其在并購前后所面臨風險的承擔能力;二是全球經濟衰退促使企業看淡鐵礦石未來幾年的盈利前景。 兩拓合并失敗最有利于中國 我們之前認為,作為全球三大鐵礦石公司中的必和必拓與力拓如果合并成功,則對中國鋼鐵行業構成實質性的原材料供應威脅。畢竟,合并后的新公司與巴西的淡水河谷兩家公司將擁有全球優質鐵礦石30%以上的產量,并控制近80%的世界貿易量。2007年,巴西淡水河谷(VALE)占海運鐵礦石貿易量的42%份額,力拓占24%,必和必拓占14%。而國內鐵礦石需求50%需要進口,折合63.5%品位成品礦需進口4億噸以上。由此可見,兩家企業未能實現合并有利于改善我國鋼鐵行業進口鐵礦石的被動局面,國際鐵礦石壟斷加劇預期消失。 2009年長期合同價預計下跌50% 對于2009年國際長期合約價,我們預計下降幅度為50%左右。主要依據為:目前印度品位為63.5%的鐵精粉FOB價為58?62美元,而2008年國際鐵礦石長期合約價約為86美元,合約價與現貨價形成了接近28?33%的倒掛。為了彌補前期漲價要求所造成的影響,并支持鋼鐵行業復蘇,我們預計供應商可能會做出較大的讓步,2009年合約價將大幅下降50%,為43美元/噸。若所有進口礦都以長期合約價計價,以2007年的進口規模測算,我鋼鐵行業將節省成本172億美元,合人民幣1171億元,平攤到國內5億噸的粗鋼規模,噸鋼成本可下降234元。 外患雖除但短期內市場信心難以恢復 從上周市場反應情況來看,很顯然投資者對"兩拓"合并失敗是持股歡迎態度,周三鋼鐵股大漲正是最好的說明。但需要清醒認識的是,雖然"外患"已除但我國鋼鐵行業的"內憂"仍在。我們認為現在并不是對行業樂觀的時候,這也很難提振市場持續做多的信心。 雖然當前原材料市場的景氣度下行有利于改善我國鋼鐵行業的成本壓力預期,但當前困擾行業的主要問題是下游需求非常疲軟和前期庫存難以消化等,因此,原材料市場的利好難以啟動行業的復蘇之路。我們認為當前鋼鐵行業正處于最困難時期,并將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隨后進一步發展仍需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支持。具體風險還包括:企業庫存較大,減值計提將對兩個季度業績產生實質影響。特別是個別龍頭企業,庫存壓力較大,消化庫存預計要持續到明年一季度。而行業現在開工率不足,開工率預計在60?70%之間,影響企業經營業績,行業未來幾個月將陷入普遍性虧損。按目前的狀況預計,自10月開始,國內大部分鋼鐵都將陷入虧損狀態,并很可能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