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板樁產品按生產工藝劃分有冷彎薄壁鋼板樁和熱軋鋼板樁兩種類型。在工程建設中,冷彎鋼板樁應用范圍較狹窄,大都作為應用的材料補充,熱軋鋼板樁一直是工程應用的主導產品。我國前些年熱軋鋼板樁生產與應用均屬空白,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熱軋U型鋼板樁已逐漸在堤防加固、截流圍堰、構筑船塢碼頭及擋水墻等水工工程以及構建擋土墻、山體護坡、筑造基坑支護等基礎工程中得到應用。 熱軋鋼板樁應用技術在我國的發展 上世紀50年代末在武漢長江大橋建設中,由鐵道部大橋局從原蘇聯引進,我國首次將U型鋼板樁應用于橋墩圍堰水中施工。此后數十年,受經濟實力的制約,加之國內不具備生產裝備與軋制技術,同時限制于工程機械匱乏及施工技術落后等因素,熱軋鋼板樁的應用一直處于停滯狀態。 20世紀末,上海瑞馬鋼鐵有限公司憑借自國外引進萬能軋機生產線的工藝裝備條件,生產了幅寬為400mm的U型鋼板樁5000余噸,并成功應用于嫩江大橋圍堰、靖江新世紀造船廠30萬噸船塢及孟加拉防洪工程等項目。但由于試生產期間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差、國內需求少及技術經驗不足等原因,未能持續生產。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鋼板樁年消耗量保持在3萬噸左右,僅占全球的1%%,而且僅限于一些港口、碼頭、船廠建設等永久性工程和建橋圍堰、基坑支護等臨時性工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類新穎、高效、環保的工程施工技術與材料逐漸得以推廣應用。鋼板樁因其高強輕質、止水性好、耐久性強、施工效率高、占地少等本身固有的獨特性能,解決了我國若干大型工程建設的施工難題。如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一期項目、唐山曹妃甸煤炭碼頭等重大工程,為鋼板樁提供了用武之地,鋼板樁施工工法獲得了實踐舞臺,這些項目一次性鋼板樁用量均達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在基坑圍護、擋水圍堰、碼頭建設等一些工程中臨時性應用也得到嘗試,如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工程、上海世博園項目、杭州灣跨海大橋、溫福鐵路等工程,鋼板樁臨時圍護用量也較大。鋼板樁的施工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好地滿足了我國經濟建設對科技創新、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但從總體上看,我國鋼板樁技術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鋼板樁年消耗量3萬噸左右,與我國占全球鋼材消費總量三分之一的地位極不相稱,與發達國家尚存在極大的差距,因而熱軋鋼板樁的生產與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軋鋼板樁應用技術明天很美好 作為可重復使用的綠色環保型基礎結構用材料,熱軋U型鋼板樁以其高效、耐久、簡捷、輕巧而密封防滲的極佳斷面結構形狀,具有滿足工程結構需求、功能可靠、使用便利且安全環保等獨特優勢。與其它工法相比,鋼板樁施工具有施工簡單、作業占用場地較小、施工操作靈活簡單;作業快捷,施工工期短,適于實施洪澇、塌方、塌陷、流沙等災害的快速搶險;結構輕盈,與其它構造物相比,自身結構輕、承載力強、單體抗震性好;隔水性強,可使構造物快速止水或堵漏、防滲透且易于施工;耐久性好,在較惡劣的使用環境中,壽命可達50年;施工環保,取土量及混凝土用量大幅減少,有效保護土地資源;重復性好,可在臨時性工程中反復使用20~30次等特點。 雖然我國熱軋鋼板樁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極大,但差距就是動力、動力蘊藏著機遇。為將先進的鋼板樁應用技術全面推廣應用于我國建筑領域,生產與設計、施工、使用方共同積極致力于熱軋鋼板樁市場的培育,傾力以國外成熟的生產應用技術與施工經驗引領國內鋼板樁市場。 基于鋼板樁在施工作業中的諸多優點,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7年5月14日發布了《熱軋U型鋼板樁》國家標準,并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的實施,對今后我國鋼板樁產品生產與應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