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寶山區月浦以東的灘涂上,隨著一根鋼樁"咣"地一聲落下,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建設的帷幕拉開了。這個臨海而建的鋼廠,設計規模為年產鋼、鐵各600萬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工程立項。 1985年,寶鋼投產第一年就實現保本微利,之后實現了利稅連年大幅度增長。2000年6月30日,寶鋼三期工程建成投產后,寶鋼人曾自豪地算過一筆賬:已上交一個寶鋼,還掉一個寶鋼,新建了一個寶鋼。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在的寶鋼不僅在國內穩坐業界第一把交椅,也成為國內競爭性行業首個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 "歷史將證明,建設寶鋼是正確的。"寶鋼的發展,印證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當初高瞻遠矚的斷言。 "學邯鋼"成為工業界一件大事 1996年,隨著國務院3號文件下發,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邯鋼)成為國企學習的樣板。一家默默無聞的企業轉瞬間成為一顆璀璨明星。"學邯鋼"的精髓在于,邯鋼緊扣時代脈搏,在產業升級上下了真功夫。 鞍鋼上市讓老國企起死回生 1997年5月8日,鞍鋼組建了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5.09億元。1997年7月22日,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發行8.9億股H股。1997年11月17日,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發行3億股A股,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在香港和深圳上市,鞍鋼融資41億元,并與兩家資產管理公司組建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債轉股64億元,解了燃眉之急。通過上市融資,鞍鋼這個號稱有50萬之眾,被三角債纏身的超大型鋼鐵企業起死回生。 寶鋼重組拉開產業整合帷幕 1998年11月17日,以寶山鋼鐵總廠為主體,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上海梅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正式成立。這一全國首例鋼鐵企業重組案拉開了鋼鐵業整合的帷幕。 鞍鋼1700ASP成自主創新典范 2000年11月30日,我國第一條自己設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700ASP熱軋帶鋼生產線項目在鞍鋼誕生。1700ASP薄板坯連軋成套設備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僅用了18個月的時間,與從國外引進同類生產線相比,節省工程投資50%,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年經濟效益達7億多元,成為我國冶金行業自主創新典范。 首鋼搬遷體現產業布局新戰略 2005年10月,首鋼開始實施搬遷工程,新址選在河北曹妃甸地區。按照國務院要求,首鋼北京地區820萬噸鋼產量2007年底要壓縮400萬噸,2008年全年按420萬噸組織生產,2010年底鋼鐵冶煉和熱軋能力全部停產。 首鋼京唐鋼鐵廠作為我國第一個靠海鋼廠,具有設備大型化、工藝流程緊湊簡潔、技術先進和產品高端等顯著特點,充分體現了我國鋼鐵產業布局調整的政策方向。 鲅魚圈項目環保水平對標國際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我國首個自主設計、技術總負責、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沿海聯合鋼鐵企業 鞍鋼遼寧營口鲅魚圈鋼鐵項目,于2008年9月上旬竣工投產,具備500萬噸鋼的年生產能力,清潔生產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循環經濟運行模式,該項目最大限度地增強了對鐵礦資源、能源、水資源和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和再利用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發展與環境的矛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