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鋼鐵工業步入"嚴冬"的背景下,29日,湖南華菱鋼鐵集團邀請權威專家在長沙為行業發展獻策。樊綱、潘向東、翁宇慶等專家認為,實體經濟面臨的調整尚未"見底",但以鋼鐵工業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制造業,要以規模與質量并重的姿態去迎接"春天"。 樊綱認為,雖然世界金融危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對于實體經濟而言困難才剛剛開始。世界實體經濟未來的走勢將是"L"型:1-2年負增長,進而1-2年以1%以下低增長,后才會恢復"元氣"。也就是說,需要2-4年時間,實體經濟的調整才會"見底"。 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潘向東則指出,由于有政府投資拉動效應做保障,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激勵下,中國經濟可望在2009年二季度出現轉機。從長遠看,與政府投資拉動接踵而至的,將會是內需增長、海外訂單回升,中國經濟屆時又將恢復景氣。 一些經濟學家特別提到,雖然一些西方國家政府正在不遺余力地救助一些頻臨破產的制造業企業,但這種措施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局部應急性安排就業的考慮,從長遠看,西方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去工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目前已經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傳統制造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鋼鐵工業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翁宇慶認為,中國鋼鐵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是暫時的,繼續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在經過低點盤整后,當下要注意的是自我提升的問題。翁宇慶分析指出,到2010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恢復,國內粗鋼消費量可望恢復到2007年歷史高位時的4.95億噸水平,樂觀預計是達到5.55億噸。但如果對現有鋼鐵企業不關停并轉、淘汰落后產能,屆時中國將擁有粗鋼產能6.65億噸,形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因此,翁宇慶建議華菱鋼鐵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未來的出路是通過加強科技研發、引進技術和實施技術改造,走節能降耗、產品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新型鋼鐵產業發展之路。 據記者了解,國內一些大型鋼鐵集團眼下正在籌劃新一輪布局。如華菱鋼鐵集團近期就在湖南省政府、金融界的支持下,籌劃啟動圍繞汽車板、無縫鋼管、寬厚板的440億元投資和技術改造計劃。華菱鋼鐵集團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實現"低谷時搞建設,高峰時掙大錢"的經營戰略。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