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實際進口數量將出現下降。在我國經濟持續減速和實際出口量增速下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實際進口量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2008年11月份當月估計已經出現5%左右的負增長。預計2009年我國實際進口很可能會在2008年11月份的基礎上進一步下滑。下降幅度可能在7%左右。 第三,出口整體價格水平將會出現一定幅度下降。2009年,在境外需求將大幅萎縮和我國經濟可能較大幅度減速等不利因素的制約下,2008年8月份以前推動我國出口商品美元價格上漲的不利因素已經或將會大幅轉向,這為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提供了巨大空間,我國出口的整體價格將會下降。 一是需求大幅回落將對出口商品價格形成巨大壓力。2008年以來,境外需求增速大幅下滑已經給我國出口商品價格施加了巨大壓力,大多數企業只能保本微利,且相當部分企業已經陷入困境。2009年境外需求的萎縮趨勢依舊,這必將對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產生更大的壓力。 二是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回落為我國出口商品價格回落提供了巨大空間。2008年前9個月,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是導致我國商品價格難以回落的重要因素。前8個月,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持續大幅上漲,9月以來,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急速回落和需求快速萎縮使PPI大幅下降??梢灶A計,PPI將繼續下降,2009年我國的PPI同比漲幅全年都很有可能為負,全年平均跌幅估計在3%左右。 三是出口關稅下調和取消、出口退稅率的多次大幅上調,同樣為出口商品價格下降提供了空間。2008年8月份以來,我國政府已多次降低或取消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關稅、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提高退稅率的商品范圍,預計我國出口退稅率仍有較大的調整空間。 四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貶值,這將為我國出口商品價格提供一定的下調空間。 結合需求下降、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出口退稅率提高及人民幣匯率變化等因素,我們預計2009年我國出口商品整體平均價格降幅將可能在10%左右。 第四,進口整體價格將會大幅回落。2009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會持續在低位運行。由于需求大幅萎縮、金融機構資金運用大力去杠桿化等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即使不會繼續較大幅度下降,也將持續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震蕩運行,難以再現大幅上漲。 考慮到我國進口商品中初級產品所占比重在30%以上,2009年初級產品平均價格可能較2008年下降高達40%左右,結合其他>其他>其他進口商品價格的下降,2009年我國進口商品整體平均價格降幅可能在17%左右。 第五,我國月度進出口總額將持續負增長。2008年11月份開始,由于我國進出口的量價齊跌,我國月度外貿進出口總額再現持續負增長。在1998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滯后影響,我國自當年7月份開始,月度外貿進出口總額持續8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從2008年11月份開始,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和擴散,也可能導致我國將再現月度外貿進出口總額持續同比負增長。 上一輪(199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持續同比負增長有一大特點,除個別月份下降幅度較大外,其余月份同比負增長的幅度相對要小,都在-5%以內。 但是,本輪的持續負增長將與上一輪相比有顯著的不同,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下降幅度要大大高于上一輪。首先,上次危機主要是東南亞、東亞等國家和地區受到了顯著影響,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外部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此次金融經濟危機中,歐美發達國家受影響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未能幸免于難。其次,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當時我國的國際化程度還很低,經濟對外依存度也很小,但目前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已有極大的深化,經濟的對外依存度也大幅提高。 綜合考慮進出口價格和數量的變化情況,預計200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呈現月度同比大幅下降局面,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美元計價)可能較2008年大幅下降達20%左右。其中,進口總額全年平均下滑可能達25%左右,出口總額全年平均下滑可能達17%左右。 第六,我國貿易條件將得到有效改善。2009年,我國貿易條件將可以得到很大改善。2008年7月份以來,隨著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我國進口價格開始大幅回落,進口價格指數從2008年8月份122.70回落到10月份的110.80,11月份可能已大幅下降到88的水平。同期,盡管我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也在回落,但回落幅度要遠遠小于進口價格指數的回落。反映在貿易條件上,已從2008年7月89.0的低點回升到10月份的97.8,11月份更是上升到110左右。這表明我國貿易條件開始得到顯著改善。綜合我們對2009年我國進出口價格走勢的分析,2009年我國貿易條件將持續改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