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鋼材產量達到5.6億噸,而2008年1~11月份鋼材產量累計已達5.31億噸。這其中所蘊含的市場當量,是要將超過8億噸的鐵礦石、3億多噸焦炭由產地調運至生產廠家,而后又要將近6億噸鋼材產品,由生產線配送至鋼材消費行業或流通市場。期間所產生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規模,都是相對其它行業所龐大的。 理清鋼鐵物流供應鏈各個環節,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何黎明談道,鋼鐵市場在比較長的時期內,仍然會保持適度增長,為此我們更應全面看待,準確把握,增強信心;另外,近期國家出臺一系列的穩定經濟政策,必將對鋼鐵市場回暖產生利好作用,預計這些政策效應將會在2009年二季度以后逐步顯現出來。 對于國家將于2010年底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何黎明認為,其中將有2萬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可直接拉動1億噸左右的鋼材需求。加大對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等方面的信貸支持、調整出口關稅等政策,都會對鋼鐵市場帶來一定利好。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鋼鐵業險遭四股"寒流" 針對當前鋼鐵行業現狀,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分別談了四點新情況,也可謂寒冬里的四股"寒流"。 其一,中國鋼鐵業生產增速大幅回落,企業大面積減產;2008年11月上旬的平均日產水平僅相當于年產鋼3.91億噸,與6月份相比,減產31.5%。 其二,鋼材價格急劇下跌,全行業出現虧損。據統計的7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上半年月均利潤達163億元,2008年10月份出現拐點,當月竟反虧損58億元,虧損面高達進60%。 其三,鋼鐵業庫存大量增加,資金周轉困難。2008年10月份,重點鋼企應收賬款余額和應付賬款余額分別增長42.6%和50.1%. 最后,由于高價礦石難以消化,鋼鐵業成本與價格出現倒掛也是鋼鐵行業一新困難。雖然目前國內原燃料價格普遍下降,但因大型鋼鐵骨干企業高價購進的原燃料庫存相對充足,短期難以消化。另外,進口鐵礦石60%為長期協議礦,基本為大型鋼鐵企業持有,大型鋼企在簽訂長協礦的同時也簽訂了長協運輸價格。 資料顯示,目前巴西礦、澳礦海運費分別已由2008年上半年最高的每噸108美元和51美元降到目前的8美元和4美元,而長協運價分別為22美元和11美元。 "鐵礦石指數式定價模式,對于鐵礦石進口依存度超過50%的中國鋼鐵業來說,無疑是不利的。"西本新干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虞鋼在3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表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