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國木材的主要進口國或地區,如俄羅斯、東南亞、南美洲、非洲,受到國際社會環境保護壓力影響,大量限制原木出口,使我國木材進口環境惡化,進口貿易隨時都有被中斷的可能。但是,國內木材產業卻發展迅速,巨大的木材資源需求刺激進口木材不斷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進口原木及木質林產品折合木材1.2億立方米,占全國木材總供給量的36.4%。 此外,大量進口木材引發的國際環境安全指責也不容忽視。長期以來,不少極端環保主義者認為,采伐森林進行木材生產和利用,就是破壞環境,這種觀點現在仍然風行,不少非政府組織指責中國大規模地進口木材加速了全球森林資源減少。 建立木材資源保障體系 段新芳在文章中建議:首先,要依法多途徑、多形式拓展木材基地,通過提升森林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森林單位生產力。在繼續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多用途竹林等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的同時,要加強對鄉土珍貴樹種、大徑級用材林的資源培育,解決大徑級、珍貴用材需求。 其次,要發展林產工業循環經濟,實現木材高效利用、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發展林產工業循環經濟是轉變林產工業增長方式、節約木材資源的重要措施。與鋼鐵等行業相比,林產工業作為資源約束型行業,急需開展林產工業循環經濟研究與試點,實現木材高效利用、綜合利用、廢棄木材的回收與循環利用。 再次,要加強以生物質材料為重點的新技術研究與開發。我國木材資源供應緊張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因此,重點發展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的生物質材料產業,是目前緩解木材供應緊張的一項重要措施。不過,目前我國在以生物質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研究與發展方面投入尚顯不足,產業發展非常緩慢,建議加大研發力度,早日實現生物質材料產業化。 最后,要扶持企業走出國門,合作開發國際森林資源,減少國際輿論對中國木材環境安全的指責。作為對全球環境保護負責任的大國,減少木材進口是解決我國木材環境安全的根本措施。我國政府要調整木材進口政策,鼓勵扶持企業走出國門,合作開發國際森林資源,有效利用國際市場木材,在國外租賃林地進行長期培育、經營、采伐和深加工,再將加工好的木材產品或半成品運回國內。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