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生產玩具,為什么澄海的企業能夠力保不失陣地?當地業內人士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首先,澄海玩具企業的發展模式很扎實。"扎"是指企業扎根當地,主要依靠本地民資民力。在澄海從事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王經理說:"澄海的玩具企業場地設備都是本地老板的,而東莞很多企業屬于外資,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實"則是說澄海民風純樸,企業經營踏實、不冒進、不浮夸,"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不急于求成",使得企業承擔的風險較低。 其次,企業堅持創新和擁有自主品牌,不像加工貿易企業那樣過于依賴國際市場。近10年來,澄海的玩具企業主動加大研發投入,進行創新和建設自己的品牌。廣東群興玩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偉章說:"澄海的很多玩具企業都有自主品牌,大企業有研發能力,掌握了銷售的自主權,不會過于依賴某個地區的客戶。"比方說,奧飛公司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產品開發部。截至2008年,該公司已取得專利600多項,知識產權擁有量在國內同行中排名第一。 最后,澄海地方政府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區內設立有玩具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強力支持。為鼓勵動漫文化產業發展,澄海區還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預計2008年到2010年間將投入1800萬元人民幣。 正因為如此,即使面臨壓力,澄海的企業家們還是充滿信心。林偉章告訴記者,盡管廣交會業績不如去年,但群興以后的銷售額仍能保持增長,因為國內玩具產品物美價廉的優勢依然存在。"中國玩具再漲價40%,在全世界的生產型國家中價格也是最低的。只是以前價格太低,客戶一時難以接受而已。所以不用恐慌,現在暫不擴大投資,我們要保持穩步發展。" 大浪淘沙。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澄海企業和政府的努力顯示了自身的價值。然而遺憾的是,澄海這樣的典型畢竟不多。放眼全國,玩具企業以及其他>其他>其他行業的許多企業,仍以加工和模仿為生,技術創新不足,品牌建設滯后。 之所以是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在成本。汕頭大學商學院院長徐宗玲教授指出:"產品的升級和研發需要的資金不是小數目,所以很多企業不愿冒險,而愿意去模仿已經成型的產品。在玩具行業,就是把別人的產品拆開研究,然后改一下款式、大小和原料,雖然質量遠不如國外產品,但卻可以依靠價格低廉的優勢擠進市場。"市場繁榮的時候,企業總是有訂單可接,總是有生意可做,主動轉型的動力就不足。 另外,搞研發、做品牌比較辛苦,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愿意。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認為,有些人環境好的時候就開廠,環境不好了就做點別的事情,或者干脆不做。這些人的目的只是生存,"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企業家"。 因此,徐宗玲建議,政府必須引導和支持企業的轉型升級,尤其對有潛質的企業,要著重扶持。比如引導企業吸收先進的科技知識,引進高科技項目,改革金融體系等,特別是如果能把現存的地下金融合法化,再大力發展農村金融,那對企業轉型,調整產品結構就好多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