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我國建材工業經歷了以數量擴張為主和全面競爭兩個發展階段,通過對引進、消化、吸收后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裝備的推廣,大大加快了我國建材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水平。面對當前形勢,筆者認為,我國建材工業只有依靠自主創新和經營管理制勝,才能實現對世界先進水平的超越和由建材大國向建材強國的跨越。 30年建材工業發展回顧 30年來,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78~1995年,為以數量擴張為主的發展階段。"要發財,搞建材"一度成為社會上的流行語,1986年原國家建材局提出的"大家辦建材"方針,又極大地推進了這一進程。在這一階段,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在水泥 、玻璃、陶瓷等主要行業采取示范引進,并組織行業內以科研、設計院所為主的相關單位,對引進技術裝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消化吸收工作,為我國建材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做好了技術準備。此外,在這一階段,我國建材工業還經歷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從行業管理到企業管理,都開展了廣泛而深刻的系列改革,為建材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體制和機制保證。 1996年以來,我國建材工業發展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個發展階段,建材工業的發展進入全面競爭時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基礎性主導作用。針對建材工業大而不強的現實,原國家建材局提出了"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跨世紀發展戰略,十幾年來,"由大變強、靠新出強"成為了引領我國建材工業發展的一面旗幟。以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為主要內容的產業結構調整是這一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征,通過實施水泥新型干法低投資國產化的重大舉措,長期困擾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進入新世紀以來,水泥新型干法工藝獲得蓬勃發展。在這一發展階段,通過對引進、消化、吸收后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裝備的推廣,一場瞄準世界先進生產技術水平的模仿跟進運動在全國建材行業遞進式展開,大大加快了我國建材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并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水平。 建材工業目前面臨的形勢 我國將繼續處在大規模建設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大規模建設階段,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預計到2020年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率將達到60%以上。這就意味著我國將繼續處在大規模建設階段。 根據下圖所示,我國大規模建設時期峰值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現,整個大規模建設期將有可能持續到2040年左右。建材工業作為建筑業的上游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前,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正朝著建筑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建筑部品化、綠色化、智能化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因此建筑業的發展在給建材工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對建材工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建材工業發展提出新要求。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材工業在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方面已經取得巨大進步,但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和粉塵排放大戶的現狀尚未根本改變,主要建材產品能耗指標和污染物排放指標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我國大型水泥企業新型干法工藝的熱耗指標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水泥綜合電耗指標與世界先進水平(85千瓦時/噸水泥)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平板玻璃生產工藝已與國際接軌,平均熱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以上,熔窯熱效率比發達國家低5%~10%。因此,建材工業節能減排工作任重道遠。另一方面,建材工業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結點行業,在節能減排、余熱利用、可燃廢棄物、建筑垃圾及其他>其他>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極具發展潛力。 我國建材工業發展中存在和出現的一些新問題需要在新的發展階段逐步加以解決。改革開放以來,建材行業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對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上,放松甚至忽視了自主創新,以致于很少或者說沒有取得像窯外分解和浮法玻璃這樣帶有革命性意義的重大技術突破,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理論研究被嚴重忽視,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成為行業技術進步的主體地位并未真正確立,產、學、研結合研究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的機制還遠未建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