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節假期影響,國內的鋼材市場承接年前的弱勢,鋼材出貨量大幅銳減,廠家庫存數量持續回升,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鋼鐵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今年1月鋼鐵PMI指數為40.7%,連續5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
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1月上旬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為1214.2萬噸,較2013年12月下旬末下降了5.69%,但同比增幅仍高達25.7%。鋼廠連續減產以及年末主動降價去庫,直接導致了1月上旬庫存的大幅下降。但據“我的鋼鐵網”監測,國內主要城市五大鋼材品種(螺紋鋼、線材、熱軋、冷軋、中厚板)節后庫存為1788.76萬噸,較年前最后一次統計(1月24日)增加229.11萬噸。增量中的179萬噸為建筑鋼材,占比78.2%,比重較去年春節期間增加3.6個百分點。
隨著國內鋼材庫存的不斷激增,市場需求遲遲不見好轉,加上目前鋼企偏緊的資金狀況,壓制了節后鋼價反彈。
“一二月份本就是鋼鐵行業的需求淡季,庫存增加、銷售不暢在所難免。不過,國家層面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始終未有松懈,地產項目的上馬速度有所放緩,鋼材供過于求的基本格局更加凸顯,加之買方市場到來后,價格競爭日益激烈,部分購買方選擇暫時觀望,從而使得庫存狀況更加嚴重”。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2013年鋼市凄慘收官,鋼鐵產業鏈利薄如紙現狀沒有改變,鋼廠、貿易商、終端都進入了資金收緊、成本高企、利潤下降的困難時期。2014馬年伊始,鋼材那股寒風依舊再吹。有人甚至已經得出鋼鐵行業已經觸底,無利可圖的論調。鋼材庫存高企源于需求不旺。業內人士指出,受“倒春寒”氣候和節日影響,市場需求遲遲未見蹤影,而春節期間鋼廠排產正常,并未放緩發貨的腳步,下游需求在此期間則基本停滯,經過多日的積累,在大量的資源供應,低迷的市場成交之下,各個市場的鋼材庫存出現了明顯增長。短期來看,市場需求還難以恢復,社會庫存將延續增長態勢。
面對龐大的庫存壓力,苑志斌指出:一方面,建立強大的線上線下銷售平臺乃大勢所趨,銷售渠道的整合能夠提升銷售效率,買賣雙方的對接會更加及時,高庫存有望得到部分程度的緩解;另一方面,鋼企應及早加強內部調整,從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生產線整合等方面下手,為需求旺季的到來贏得充足時間。
考慮到整個2月份市場庫存仍將處于上升階段,市場積累的庫存消化及資金回籠壓力依然較大。但有分析師認為,隨著三四月份工地開工率的提升,鋼市將迎來一個需求小高峰,此時有可能迎來鋼價止跌回升的節點。
苑志斌分析指出,鋼鐵行業呈現出結構性難題,產能過剩、價格下挫、需求萎靡、政策打壓使得鋼鐵企業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中小鋼鐵萌生退出之意,而大型鋼鐵集團的營收狀況表現不佳,財務表報無法支撐股價回暖。這一狀況有望在春季開工率提升后有所好轉,但系統性問題并不能很快地得到有效解決。
考慮到大家對節后開門紅行情仍較為看好,且部分鋼廠接單較為飽滿,因此主流鋼廠2014年3月份出廠價格(掛牌)板材類或仍將延續穩中上行態勢。預計部分接單較好的鋼廠或品種上調幅度在50~100元/噸,其他鋼廠或品種是否跟進,將取決于其訂單飽滿程度,長材類產品中旬或將維持弱穩態勢。
分析師表示,由于目前國內鋼材價格處于非常低的水平上,今年的春節后國內鋼材市場價格還是有上漲的希望的,且不排除短期內可能快速上漲的行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