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下旬開始,滬銅(60050,370.00,0.62%)就在投資者眾說紛紜中震蕩上漲,多空各執其見。一個多星期前,滬銅終于在62000一線沖高回落,雖然LME銅庫存持續下降,注銷倉單比例增大,但目前來看,國內供應壓力較大,而需求遲遲不見好,滬銅調整恐將延續。
美元下跌止步打壓銅價
QE3的推出預期對本輪銅價的上漲行情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政策的預期作用一般來講是短暫的。而且新年過后,美國就業市場延續了去年四季度開始的回暖態勢。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4.3萬,好于預期和前值,創下2011年4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與此同時,美國1月失業率進一步走低,至8.3%,為2009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就業率是經濟是否回暖的重要指標,后期美國經濟如能進一步恢復的話,QE3的推出將無限期推遲。
另外,在歐債危機風波時不時地演變中,避險情緒即將進一步刺激美元拾級而上,進而對銅價形成打壓。
現貨滯漲 需求不見起色
元宵節過后,下游加工企業將陸續開工,但是大部分企業表示2012年的情況可能弱于去年。其中,電線電纜行業用銅量占中國用銅量的60%以上,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將直接關系到中國銅的需求量,并決定銅價的走勢。據調研,近70-80%的線纜企業表示當前開工率并不高,雖然較上周情況有所好轉,但下游整體需求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這主要是因為下游需求不佳所致,尤其是諸多廠家反映的房地產企業資金鏈仍未緩解,需求較淡。
現貨市場延續節前疲軟走勢,現貨和近期合約滯漲,在貼水遠可以覆蓋持有成本(倉儲及資金成本)的情況下,會吸引大量買現拋期及買近拋遠套利盤入場,將抑制活躍合約的漲勢,期貨價格恐將進一步回調,直至套利利潤消失。
進口有望進一步減少
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1月銅進口環比下降18.7%為413964噸,依舊站上40萬噸高位。進口數據繼續高企致使市場上誤解為中國實際需求好轉,但國內的庫存上升表明國內補庫消費尚啟動,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截至2012年2月10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達到198202,為自2002年8月以來的新高。所以,進口銅更多的是進入交易所庫存和保稅區庫存,并未化為實際需求。
而庫存的高企及國內外比價過低必將將導致國內2月的進口量維持減少趨勢,中國需求因素對銅價的上漲拉動作用將會減弱,或將導致LME銅庫存低位拐點出現。
總之,QE3的推出預期利好影響對銅價的影響有限,美元恐將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延遲實施中反彈向上,進而打壓銅價的上漲空間。而國內庫存增加幅度較大,供應壓力明顯,在消費需求未有明顯起色前,銅市延續調整的概率較大。(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