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4月25日—26日第十八屆國際被動式房屋大會在德國亞琛舉行,森鷹窗業受邀參加,并在會議上作重要演講,成為唯一站在國際舞臺上的中國面孔,打破了中國制造魔咒。
沃爾夫岡·費斯特教授是德國建筑物理學家,被動式房屋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被譽為“被動式建筑之父”。國際被動式房屋大會是由其領導的被動式建筑研究院(PHI)主辦的,旨在推動被動式房屋在世界的發展,促進全球建筑節能。
被動式房屋是指不需要采暖、制冷等主動能源,僅僅依靠太陽的熱、家電發熱、人體散熱就能達到人類居住舒適溫度要求的房屋,非常環保。
眾所周知,德國人一向以做事嚴謹細致、思考深刻敏銳聞名于世,德國產品也因高品質而聞名世界。而低成本、低品質卻是中國制造留給世界的印象,被稱為中國制造的魔咒。那么世界領先的被動式房屋,其核心材料之一的門窗更是有嚴格的節能要求,森鷹用什么征服了近乎苛刻的德國人呢?記者為此專訪森鷹窗業的董事長邊書平。
自2011年起,森鷹窗業開始關注被動式房屋在全球及中國的發展進程,開始投入資金研發與被動式建筑配套的窗產品,并在2012年推出了PASSIVE 120產品(UW≤0.8),適用于寒冷地區,是中國第一樘通過PHI認證的窗產品,因此引發了沃爾夫岡·費斯特教授的關注。
沃爾夫岡·費斯特表示: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量全球第一,是建筑能耗大國,但被動式建筑在中國的發展舉步維艱,主要的障礙有兩點,一是民眾對被動式建筑的認知度不夠,二是缺乏與被動式建筑配套的原材料,而森鷹PASSIVE 120的研發剛好彌補了中國市場的空白,為被動式建筑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森鷹窗業并沒有在成績面前止步,同年在規劃二期新工廠時,邊書平大膽提出要建設成被動式工廠,雖然可能要比普通房屋多出幾倍的預算,但是中國被動式工廠的建設一方面減少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它的節能果效及使用的舒適度,解決對被動式建筑認知不足的問題。
據悉,森鷹即將建造的世界最大的被動式工廠,占地4萬平方米,投資預算2.5億元,由德國被動式房屋聯合會CEO路德維希·隆恩設計,完全按照“德國標準”建造,工廠內配置光伏發電、地源熱泵、雨水收集、中水處理、垃圾生化、廢熱交換、陽光利用等功能。初步計算,森鷹被動式工廠建成后,年總節省取暖制冷費用180萬, 每年光伏發電總收益為340.8萬元,年總CO2減排量為424542.21kg。目前,該工廠已完成設計,正在進行PHI設計認證。
2014年,森鷹窗業又推出了PASSIVE A+產品,(UW≤0.6),成為中國第一款適用于嚴寒氣候區的經過PHI認證的能效等級為A級(最高等級)的窗系統,目前能達到A級標準的窗產品在世界范圍內也屈指可數。此成績讓德國被動式房屋研究院震驚,沃爾夫岡·費斯特教授親自來森鷹窗業考察,并為森鷹窗業PASSIVE A+產品頒發PHI認證。眾多成績的取得,讓森鷹窗業理所當然成為第十八屆國際被動式房屋大會的受邀嘉賓并發表重要演講,與各國建筑從業者分享森鷹被動式窗的研發歷程及被動式工廠的建設過程。
森鷹窗業在本次國際被動式房屋大會驚艷亮相,使中國窗企站在了國際舞臺的前沿,與歐洲百年門窗企業同臺競技,打破了中國制造魔咒,而森鷹被動式工廠的建造將推動中國建筑節能邁上更高的臺階,是史無前例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