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依賴于重要的戰略性物資的資源安全保障,木材、石油、糧食等戰略資源嚴重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木材的進出口截至2006年已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原木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6年中國原木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地(俄羅斯、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西蘭、剛果、美國)占中國原木年度進口量近90%,中國原木消費需求嚴重依賴國際市場。中國原木進口的品種結構中針葉原木進口數量明顯大于闊葉原木進口,進口金額闊葉原木則大于針葉原木。長期來看,針葉原木和闊葉原木的進口需求有增無減,原材料成本上升將會促使價格增長,其對于國內相關產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研究中國原木進口需求問題,有利于從中國木材資源安全和國內用材結構調整等方面維護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中國森林資源總量與木材供需矛盾 中國是木材生產大國,同時又是木材消費大國,當前市場供需缺口問題日益突出。2008年初南方省份遭受的嚴重雪災致使森林受災面積達到3.4億畝(1畝=1/15hm2),占全國森林總面積的10%以上,超過20%的未成林及中幼林受到損害,這預示著未來5~10年國內原木供給可能比原計劃減產,原木供應緊張趨勢進一步擴大,木材資源的嚴重供需缺口制約著林業產業與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 長期以來中國木材產業資源供給一直建立在天然林資源基礎之上。1998年中國政府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國家對西南國有林區、東北及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實施了禁伐、限伐政策,每年以500萬m3的幅度調減產量(表1),1997年全國木材的生產量6395萬m3,2000年已調減到4700萬m3,調減幅度達到60.98%。天然林保護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天然林資源的恢復,2003-2006年國家計劃木材產量均出現小幅增長,但木材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國內木材供需缺口逐年增加,2000年的國內木材供需缺口為3600萬m3,2004年已經達到1.09億m3,增長了202.8%。預計到2015年,中國生產建設用木材需求量約為4.8億m3,國內缺口將達19億m3。按近10年中國木材消費平均年增長率3.71%計算,到2020年中國木材消費總量將達到6.78億m3,供需矛盾有增無減。 目前,中國森林資源總量居于世界前列,中國現有森林面積為17490.92萬hm2,占世界總面積的4.5%,居世界第五位。中國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m3,占世界總蓄積量的3.2%,居世界第六位。但是必須看到現有森林資源的用材林中,成熟林蓄積量已由1993年的19.6億m3降為2000年的13.5億m3,預測2010年將進一步下降為8.75億m3。從人均森林占有量上來看,中國森林資源遠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森林覆蓋率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2%,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58%。中國森林資源的林種結構方面,用材林面積7862.58萬hm2,蓄積量551241.94萬m3,分別占林分面積、蓄積量的55.07%和45.57%。而在用材林中,成過熟林蓄積量為15.85億m3,僅占用材林總蓄積量的28.75%,中、幼齡林比重高達71.25%,龐大數量的中、幼齡林短期內不能作為資源的供給對象。中國森林資源無論從蓄積總量、人均占有量以及林種、林齡結構等方面都決定了中國森林資源的木材供給能力非常有限。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