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式"管理得不償失 代工企業(yè)內部管理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珠三角許多代工企業(yè)的警醒并反思。深圳市龍崗區(qū)某電子廠便是其中一家。 凡代工生產,產品設計和生產的原材料大多由派單企業(yè)指定,所以,在主要生產原材料方面,能把握的空間并不大。只有在輔助生產材料方面還有一點成本控制余地。該電子廠廠長許先生說,他們對成本管理抓得很認真。比如領料,細到哪怕是一顆螺釘的用處,都要落到實處。 但即便如此,在與其他>其他>其他代工企業(yè)競爭時,同樣的一筆訂單,利潤水平卻不相同;而且同樣的生產任務,在不同的時期成本消耗也不同。自去年初成本上漲以來,常常出現一筆訂單做下來不賺反賠的情況。 問題出在哪里?在經過考察之后得出了如下結論:生產過程中過于注重原材料、職工工資、水電等開支的精打細算,卻忽視了生產流程的精細化管理。新形勢下,代工企業(yè)利潤越來越微薄,由此往往導致企業(yè)極度強化對成本的控制,幾乎達到"摳門"的地步。但是,與此同時,更應該強化對生產流程的優(yōu)化整合及監(jiān)控,這才是最有效的。 軟投入助力生產效率 中山某五金廠,是一家港資企業(yè),擁有員工500多人,主要生產鎖具,產品全部出口,目前給沃爾瑪的供應商做代工。今年,該公司聘請了職業(yè)經理人彭先生來主持企業(yè)生產,而彭先生在改進管理制度時也發(fā)現了代工企業(yè)的不少通病。 在認識到這一問題后,彭先生又花了兩個月時間,與工人同吃同住,多次進行集中交流或個別交談。作為企業(yè)管理者,通過這種方式化解了職工與老板的對立情緒。這種軟投入效果明顯,9月份的單月產量終于突破90萬件。 謹防管理疲勞癥 教訓來自于某玩具制造商。據該廠商中層管理人員透露,兩年前他們的內部管理都是相當規(guī)范的,但是自去年起開始出現一些問題,管理制度沒得到嚴格執(zhí)行。而到今年,管理已到了十分混亂的地步,生產效率低下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能說他們的管理水平低,確切來說是"管理疲勞"。總體上說,珠三角的外資包括港資企業(yè)的管理水平是不錯的,有系統(tǒng)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但是好的制度和流程要靠嚴格執(zhí)行,一旦不執(zhí)行或執(zhí)行不力就會出問題。 對于代工企業(yè)來說,管理的復雜度或許并不算高,但管理的執(zhí)行卻不能松懈。這正是前車之鑒留下的教訓。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