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建筑到節能建筑再發展到綠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何在政策層面做好引領,是推進綠色建筑的關鍵。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工作的通知》、《鹽城市發展預拌砂漿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市區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應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尤其是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全市范圍內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市城鄉建設局會同市規劃局等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民用建筑工程實施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的通知》、《關于全面實施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通知》、《關于住宅建筑設計安裝電梯、外遮陽和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通知》、《關于大力推廣和規范應用居住建筑分戶墻分戶樓板、樓梯間節能技術措施的通知》等技術性文件。
在這些文件的基礎上,我市從六個環節入手,建立完善建筑節能閉合管理體制。抓源頭。在規劃方案階段把建筑節能相關要求作為規劃審批條件,保證建筑節能在項目上的落實。抓設計。規定設計文件要有獨立的建筑節能專篇,對施工圖實行專項節能審查制度,保證節能設計質量。抓備案。開展建筑節能驗收備案管理,實施房屋“一房一驗”制度,確保節能工程施工質量。抓公示。實施建筑節能施工和銷售現場公示,讓社會各界成為建筑節能的監督主體,充分發揮市場的監督作用。抓調節。用經濟手段來促進建筑節能,對執行建筑節能不達標的項目在退返新墻材基金環節予以調控,大力鼓勵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抓檢查。每年定期組織全市規模的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和質量巡查,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切實增強各方建筑節能意識。
正是做到了政策上的頂層設計,我市的綠色建筑才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據市城鄉建設局科研處處長耿一鳴介紹,近年來我市積極引進省內外綠色建筑新技術,在鹽城備案的綠色建筑新技術成果達162項,自主培育申報獲省認定的科技成果34項。從2013年4月1日起,我市所有新建建筑均能達到綠色建筑一星以上標準,比《江蘇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提前了一年多時間。
典型引領,打造綠色建筑示范工程
在綠色建筑推廣過程中,我市堅持典型帶動,大力創建建筑節能示范工程。我市緊緊抓住國家、省設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上級有關扶持政策,積極組織申報并創建成功一批試點示范工程。鹽城工學院圖書館獲批住建部低能耗示范工程、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批省太陽能光熱示范工程、亭湖區行政中心獲批國家太陽能光伏示范工程……一批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示范建筑相繼投入使用,發揮了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為我市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對于綠色建筑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十分關注我市第一個省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示范區——城南新區聚龍湖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示范區、第一個綠色建筑標識項目——香苑東園申報創建工作。在這些典型的帶動下,我市實現了綠色建筑發展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