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愛拿中國建材說事 在中美之間出現的貿易爭端似乎一直沒有停息過,現在,目標開始涉及從中國進口的建材領域。這是繼玩具、食品或網絡安全等事件之后,中國的石膏板產品正在遭遇美國媒體無中生有的新聞捏造和無端指責。 2009年3月以來,美國NBC新聞、CBS等多家電視媒體開始進一步對中國產石膏板事件進行炒作升級。 綠色建材 只在美國出問題 2006年以來,美國供應商開始從中國大量進口中國產石膏板。北新建材 ,泰山石膏,可耐福天津等100余家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石膏板。2009年2月3日《佛羅里達商業周刊》、2009年2月15日"LakewoodRanchHerald"新聞中,將中國北新建材控股企業泰山石膏列入"問題"名單。 事實上,2006年出口中國產石膏板原料一般來源于天然石膏巖,某些天然石膏巖由于礦物天然成分會散發出部分異味,本身屬于綠色建材范疇。而據美國"國際環境咨詢公司"對79個"問題"家庭進行空氣監測并于2008年12月22日發表的報告表明"受影響家庭的室內環境不會導致任何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結果"。 2008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個別美國媒體開始報道佛羅里達地區一些消費者投訴家庭中出現有害的"含有硫氣味"氣體情況,并造成一些電氣線路的腐蝕、損壞的問題,而直指2006年從中國進口的中國產石膏板有質量問題,并稱之為"毒墻"。在眾多中國石膏板生產企業中,可耐福天津出于對產品質量的負責態度和合規的要求,在每塊石膏板上均標記有企業標識和生產日期(日期精確到分鐘)因此在此次事件中首先遭受攻擊。 國內數據顯示,中國石膏制品自2006年以來出口呈現大幅提升,出口國家不僅涉及美國,更遍布在中東、亞洲、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迄今為止,盡管沒有收到任何世界其他>其他>其他地區關于該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聲音,但有關指責卻在美國愈演愈烈。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伴隨美國經濟下滑,美國一直以來就對中國的產品設立種種貿易壁壘,采取各種方式打壓占其市場絕對優勢份額的中國產品。因此,經過數次產品驗證合格后,美國媒體依然采取無中生有的指責背后,實質上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采取各種方式打壓占其市場優勢份額的中國產品的一種手段。 美國的經濟衰退增加了政客限制進口、保持就業的壓力,2008年美國失業人口為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盡管美國不會出臺類似《1930年司莫特-郝利關稅法》(曾遭到貿易伙伴的報復性措施)的法案,但失業率高升仍將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披上各種合法"外衣"出現。 美國進口政策研究所貿易總監EdGresser認為,一些國會議員將提出更多限制進口的法案,但由于美國進口已經大幅下滑,這些措施不但不會有助于美國經濟發展,反而容易招致貿易伙伴的報復性措施。世界經濟危機將導致美國設立新的貿易壁壘,同時,美國對中國匯率問題、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以其他貿易協議的態度讓人產生美國將成為貿易保護時代的擔憂。 AkinGump政策分析師GregMastel說,一個更大的關注問題是出口受阻的中國是否會采取措施,如令貨幣貶值促進出口,采取貿易保護主義還擊。"這比美國采取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更現實,更令人擔憂。" 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世界金融危機導致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或者正在陷入經濟衰退,我國的出口增收下滑形勢很嚴峻,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應該積極主動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來應對。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林飛博士對采取應對措施做出如下建議: 首先是要主動防范和避開新型貿易壁壘。政府要建立預警和快速的反應機制,完善我國的國際技術標準體系,加強雙邊和多邊交流及時調整國內的相關技術標準和產業政策。 第二,加快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利用外匯儲備促進對外投資,保持資本流入與流出的平衡,應該減少我國經常項目下投資收益的巨額逆差,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第三,建立管理貿易政策體系。建議國家采取法制手段管理對外貿易,將主要應對舉措納入國內法,使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妥善結合。 第四,磋商與采購優先。不是把打貿易戰放在首位,而是要磋商。主張開放公平貿易,應通過加強磋商妥善處理,盡量避免打貿易戰。 第五,充分發展專家的作用,增強應訴能力。第六,進一步清理地方補貼政策。 貿易壁壘對我國建材行業影響深遠 隨著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影響不斷擴大,我國的產品受到更多的限制,貿易摩擦進入了高發期。技術壁壘和環保壁壘是現在發達國家更傾向使用的一種方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對采用的都是傳統手段,我國已經連續十幾年成為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特別是中國成為WTO成員國以后,歐盟國家發起的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按直線上升。 2002年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占全球的16.4%,2003年為22%,2004年為30%,2005年為36%,200年為35.2%,07年為38%,08年為43%。近幾年來國外對我國的反補貼調查急劇增長。08年以來,反補貼調查出現了高發的勢頭。世界經濟低迷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催化劑。目前美國已經陷入經濟衰退,其他主要發達國家也正在走向經濟衰退。因此,今后的一兩年中將是貿易保護主義爆發的高峰期。 目前,石膏板事件影響正在擴大并逐步惡化升級,嚴重影響到中國建材企行業的國際品牌形象、稅收與就業,并廣泛影響到中國進出口增長、經濟GDP增長,國家形象以及民族榮譽感。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中國石膏制品出口呈現大幅提升,2006年和2007年分別出口58.32萬噸、43.05萬噸。出口國家不僅涉及美國,更遍布在中東、亞洲、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迄今為止,盡管沒有收到任何世界其他地區關于該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聲音,但有關指責卻在美國愈演愈烈。 中國媒體也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詳細調查報道?!吨袊髽I家報》認為此事件已經成為擺在中國建材企業面前的一起行業性事件?!斗ㄖ仆韴蟆氛J為,中美之間出現了一些貿易爭端,目前已涉及建材領域,中國的產品面臨美國方面無端的指責。 《環球時報》指出:中國專家表示,在有關中國產品質量的問題被炒作起來后,一些人出于原罪推論,很容易賴上中國。在事情尚未調查清楚的情況下,就將中國定為罪魁禍首,是不公平和不負責任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