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每年要新建9000萬平方米的玻璃幕墻。然而,這種玻璃幕墻的清洗工作卻只有通過“蜘蛛人”人工清洗和擦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機清洗兩種方式。4月中旬,央視耗資50萬耗時40天清洗了“大褲衩”,幾天之后的一場黃沙,讓網友紛紛嘆息:“白洗了”。這個例子充分表明了傳統的清洗方式清洗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樓體的玻璃幕墻利用人工清洗又存在一定的危險。玻璃幕墻日益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裝飾材料之一的今天,清洗工作何去何從?
(概念圖:玻璃幕墻清潔機器人工作中)
中國幕墻網編輯部從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一款沈陽造的玻璃幕墻清洗機器人,作為全球市場尚屬空白的新型創意類產品,即將上市。這款新研發的智能清洗機器人,將安裝在建筑幕墻外的特殊軌道上,針對新建的規則直面矩形玻璃幕墻進行清潔。
據介紹,玻璃幕墻智能清洗機器人,是一款技術理念先進的幕墻售后服務配套產品。首先針對新建規則直面矩形玻璃幕墻。這款智能型機器人是安裝在樓體的特殊軌道上,讓擦窗機器人成為樓體的一個功能部件,而不是一個獨立個體。這樣一來,不僅讓制造、清洗成本大幅度下降、結構變得簡單,在人們最關心的安全問題上,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根據目前中國建筑面積達500億平方米,其中幕墻占5%來推算,每個機器人的造價,初步估算在2萬元左右。
發布會后,三家企業代表正式簽署了《玻璃幕墻清潔機器人聯合開發合作意向書》。沈陽梵天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主要承擔產品外觀設計、軌道外形設計、產品功能等設計;沈陽遠大企業集團負責產品與幕墻銜接部分的軌道結構設計(詞條“結構設計”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全套系統與樓體的結合等設計;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產品內部結構設計、機樣的檢測和制造等。這種強強聯合將機器人先進技術轉化為市場需求產品,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這樣一來,產品的研制過程將大大縮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款只能清洗機器人將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高樓大廈。
概念圖
據沈陽遠大鋁業集團技術總監劉珩,向中國幕墻網編輯介紹,目前的清洗玻璃幕墻有3種方式——蜘蛛人清洗、擦窗機設備清洗和地面設備清洗。其中地面設備清洗成本最低,但只適用于24米以下的建筑;蜘蛛人清洗適用的樓體高度不超過80米,成本比較高,而且存在費用大和不安全等問題;擦窗機設備每臺成本在20萬到80萬之間,工人在高空作業,也有安全問題。而即將誕生的“玻璃幕墻智能清潔機器人”,與普通家用的擦玻璃機器人不同,清潔大樓的機器人通過設置固定(詞條“固定”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軌道,在垂直軌道上行走清潔效率超高,是面向戶外作業的新型創意類產品,目前在市場上尚屬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