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和郴州市中心支行編制的湖南有色金屬(郴州)綜合價格指數為1489.2點,比年初和3月末分別上漲0.6%和3.1%,有色金屬價格總體呈現觸底企穩態勢。與此同時,種種跡象表明,由于有色價格長期低位振蕩,行業景氣持續低迷,市場需求不旺,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但弱勢格局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價格觸底
致企業虧損面擴大
監測數據顯示,4月末湖南有色金屬綜合價格指數為1489.2點,雖然同比回落7.2%,但比年初和3月末分別上漲0.6%和3.1%,呈現觸底反彈趨勢,不同品種價格走勢出現分化,部分品種價格反彈明顯。
這其中,基本金屬價格快速反彈。4月末湖南基本金屬綜合價格指數為1344.5點,較同期和年初分別上漲2.1%和1.2%,比3月末上漲5.7%。其中金屬鉛、鋅價格受供需狀況改善影響,價格比3月末分別上漲10.4%和5.4%。
由于美元指數高位回調,貴金屬價格在低位小幅反彈。4月末湖南貴金屬綜合價格指數為1424.7點,同比回落12.3%,較年初和3月末分別上漲2.5%和0.8%,其中黃金價格指數比年初回落1.6%,白銀價格上漲3.6%。受市場需求減弱的影響,小金屬價格總體大幅回落,4月末小金屬綜合價格指數為2043.9點,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下跌3.6%和13.9%,其中鎢、鉍、銻、鉬價格同比分別下跌25.5%、34.7%、9.8%和16.9%。
在此前有色金屬價格長期振蕩回落的背景下,企業生產經營普遍面臨著需求減弱、資金緊張、盈利能力下降等諸多困難,企業開工不足,設備利用能力下降。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監測企業產品市場需求指數為27.3%,與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4.6和6.1個百分點;企業出口產品和國內產品訂單指數分別為43.9%和36.4%,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個和4.6個百分點。由于有色企業面臨價格上不去、成本下不來的雙重擠壓,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的狀況。3月末,監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負2.3億元,企業虧損面達到54.6%,同比上升12.1個百分點。
經營困難
融資難度較大
企業經營困難也帶來了資金周轉的緊張。監測顯示,1季度有色金屬企業資金周轉指數為25.8%,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2.1和7.6個百分點;企業貨款回籠狀況指數為45.5%,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4.6和1.5個百分點。
問卷調查則顯示,73.7%的企業反映一季度企業資金較為緊張;80%的規模有色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其中郴州轄內的資興市、永興縣規模有色企業資金缺口達到33億元。一季度企業融資狀況指數為25.8%;企業獲取銀行貸款指數為28.8%,比上年同期回落6.1個百分點;3月末監測企業銀行短期貸款同比減少4.6%。記者了解到,受有色行業風險加大、不良貸款增多以及銀行信貸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銀行對有色金屬企業貸款發放更加審慎,對部分規模較小的有色企業甚至出現停止續貸現象。
但與此同時,企業在建工程卻呈現出增長的態勢。3月末,監測企業在建工程同比增長35.8%,增幅同比上升26.6個百分點。調查顯示,68.4%的企業表示正在投資或計劃投資新的項目,其中新增生產線、增加機器設備的企業占38.1%,擴建廠房的企業占23.8%,更新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占23.7%。
加快產業
轉型步伐
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經營不景氣狀況下的新項目投資反而增加的局面,主要源于企業主動謀求產業轉型升級的探索。近年來,由于國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有色環保要求,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有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企業在行業不景氣的弱勢格局下,主動尋求轉型突破。
一方面政府加強產業整合,引導企業向園區聚集,進一步提升環保質量。比如郴州永興2015年要完成將129家有色冶煉企業整合成30家的任務。截至3月末,整合主體企業中已有24家企業搬入園區,其中1季度新入園企業15家。同時,引導和督促入園企業改進工藝設備及污染防治設施,安裝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確保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煙氣、廢水、固體廢物得到妥善處理,預計整合后重金屬排放量與2008年重金屬實際排放量相比可減排50%以上。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計劃3-5年完成有色、化工企業搬遷。
另一方面,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升級力度,解決產業鏈延伸不夠、同質化競爭嚴重問題。比如郴州蘇仙區大力引進鎢、鉬、鉍等有色金屬精深加工企業及技術;桂陽縣寶山建設礦井深部開拓擴能、提質改造工程,黃沙坪建設多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井下采礦改擴建工程;豐越環保科技加強與歐洲國家交流合作研發新材料,強化有色金屬深加工。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受我國持續出臺的穩增長、調結構等系列經濟金融刺激政策影響,國內經濟發展前景可期,企業對2季度傳統消費旺季較為樂觀,同時部分有色金屬價格已跌至成本線,隨著消費旺季到來,價格有望出現反彈。
數據顯示,盡管今年1季度湖南有色金屬行業景氣指數為38.9%,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3.5和5.1個百分點,創2010年以來最低值;但監測企業對2季度的景氣預期指數為46.6%,較1季度上升7.6個百分點。其中企業總體經營狀況、設備利用、市場需求、融資、產品價格、盈利等指標的預期指數較1季度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