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和《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措施清單》正式對外公布。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北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試點。河北省是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的首個省份。
5月3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河北省反饋了督察意見,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研究制定了《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整改措施。
“作為大氣污染最嚴重的省份,河北的整改方案很積極,目標明確,措施細化。這為接下來其他將被督察的省份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本。”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但包括河北在內的地區需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經濟社會成本。
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中央環保督察組每兩年要對全國所有省(區、市)督察一遍。環保部環保督察辦公室主任劉長根曾透露,今年將完成對15個左右省份的環保督察。
7月6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一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地區進行環境保護督察,將于近日陸續開展督察進駐工作。
力爭退出空氣質量后10位
《整改方案》提出了到2017年和2020年的兩個階段性目標。
到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67微克/立方米左右,其中保定、廊坊市分別下降到77微克/立方米和65微克/立方米左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60%,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30%以內,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100%。
統計資料顯示,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8.7%,這意味著河北已經提前兩年實現國家要求河北省2017年比2013年下降25%的目標。
“雖然河北提前完成了2017年PM2.5治理的預定目標,但由于河北的污染基礎比較大,河北仍需再加碼加力。” 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整改方案》提的2017年的治霾新目標更加積極,意味著比2013年下降38%,幅度很大。
環保部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為了確保2017年北京達到PM2.5年均濃度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今年對河北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河北要實現“兩個確保、兩個下降、兩個提升”。
所謂“兩個確保”,即確保空氣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5%,污染嚴重城市力爭退出全國空氣質量后10位;確保化解過剩產能取得決定性進展,完成“6643”目標任務。
對此,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污染嚴重城市長期位居全國的最后10位,這對河北帶來很大壓力,但要在未來五年摘帽并不容易,在防治目前治霾成果反彈的同時,還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
《整改方案》特別強調了治霾的資金保障,通過與國際金融組織合作,爭取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和德國復興銀行大氣污染防治貸款。貸款資金結匯后進入預算,其中10.5億元人民幣進入省級預算,27.5億元人民幣進入市級預算。
“這對全國其他空氣質量排在后20位的城市而言,也是一個警醒。”柴發合分析稱。
所謂“兩個下降”,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煤炭消費比重大幅下降,能源消費結構明顯改善,電力、天然氣和太陽能、風能等優質能源占比達到50%。
一位不具名的能源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整改方案》所提的“電力、天然氣和太陽能、風能等優質能源占比達到50%”,將一次能源與電力這種二次能源混在一起,不利于明確能源結構改善的目標。
所謂“兩個提升”,即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到2020年,全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5%以上,地下水超采區基本實現采補平衡;綠化水平穩步提升,新增造林面積21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5%。
開展鋼鐵、煤炭環保調查
《整改方案》提出,河北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歸納整理出的47個問題,拒絕理由,主動認領,實施清單制,堅決整改到位;對經研究確定的283項整改措施,定期督導,掛賬督辦。
在完成問題整改的同時,河北也制定了8大類31個方面強化措施。
為此,河北省提出,將加快鋼鐵、煤炭去產能。2016年第一批安排壓減煉鐵產能1077萬噸、煉鋼產能820萬噸;壓減煤炭產能1309萬噸,退出煤礦50處。
根據《整改方案》,河北將嚴控高耗能、高排放新增產能。各地各部門和各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為新增鋼鐵產能項目辦理土地、環評、信貸等相關手續。開展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項目核查,對新發現的落后產能列入2016年淘汰計劃予以淘汰,對存在瞞報產能或違規新建設的由當地政府提出處理意見,于2016年12月底前處理到位。
對新發現的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或封停設備復產所在地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先免職,再調查處理,對相關領導和責任人員追究責任,堅決杜絕違規問題的再次發生。
在去產能的相關環保執法上,《整改方案》提出,2016年7月底前完成鋼鐵、煤炭行業環境保護現狀全面調查,切實查清企業落實環評審批驗收、排污許可、清潔生產等規定和主體工藝裝備的環保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及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等情況。
在能源結構優化上,河北將全面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2016年全省壓減燃煤500萬噸,到2017年超額完成壓減4000萬噸燃煤目標;著力提升燃油品質,全省范圍內“一區三路”(城市建成區、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加油站(點),一律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加強煤炭、成品油產銷單位管理,開展煤炭、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
“在改善河北能源結構的過程中,張家口將起到很大作用。它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占整個京津冀地區的一半以上,但棄風現象比較嚴重。”保爾森基金會北京辦公室主任莫爭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莫爭春建議,河北需要借助張家口去年稱為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機會,將棄電率降到3%以下。
《整改方案》特別強調,河北將全面清理違規建設項目。對2015年環境保護大檢查中查出的13784個違規建設項目,依法依規分類處理,確保2016年底前所有違規建設項目“清零”。同時,組織開展涉水建設項目“回頭看”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專項整治行動。
在體制改革上,河北表示將學習借鑒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模式,建立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到2017年底前完成對各市環境保護督察任務。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