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國慶首日下挫至1300元下方后,鄭玻次日便大幅反彈,1801合約日間收漲3.8%,成為近兩個月來單日最大漲幅,同時自8月下旬以來的下跌勢頭得以暫時停止。從當前的情況看,鄭玻此次暴漲是多因素交織的結果,我們再次做簡要分析:
一是采暖季限產引發的供給收縮預期。邢臺市政府在9月12日提出,玻璃生產線采暖季限產15%以上,并股利企業主動停產冷修,這是首次將限產蔓延至玻璃企業,由此引發市場對后期玻璃供給端收縮的預期。但從沙河地區玻璃企業了解的情況看,當地企業限產主要通過減少投料的方式來實現,目前沒有企業提出冷修計劃。因此,結合沙河地區年初以來玻璃產量在全國范圍內的占比來推算,預計采暖季限產對全國玻璃供給的影響大約在1.6%-2.7%,因此限產對供給端的實質影響并不大,不過若邢臺市玻璃限產起到較好的作用,則有可能會逐步覆蓋至全國其他地區,屆時供給收縮的力度也將更大,對玻璃供需也將產生實質性影響。
二是國慶過后國內多地已陸續開始停止土方施工,且從11月15日起將大范圍禁止工程施工作業,而北方地區天氣也開始轉冷,由此引發了部分地區進入了搶工階段,玻璃終端需求開始集中釋放。同時,長假期間由于現貨市場整體走勢較為平穩,廠家出庫基本正常,因此從全國范圍看行業庫存雖出現累計但幅度弱于去年。而純堿價格的大幅拉漲進一步擠壓廠家生產利潤,據測算當前沙河地區玻璃生產利潤率大約在5%左右,較前期15%的利潤水平大幅回落,在下游需求好轉的情況下廠家為轉移成本因此挺價銷售意愿更強。據悉近兩日各區域生產企業積極溝通,意圖聯手漲價,提振市場氛圍增加出庫。
三是前期市場預期較為悲觀,引發期價持續下行,而同期生產企業旺季預期較好且成本不斷抬升,導致現貨價格較為堅挺,導致盤面貼水持續增加。截至10月9日,按沙河地區基準廠庫計算期貨貼水已升至173元的相對高位,從而在下游需求回暖及供給收縮預期的驅動下,盤面貼水開始修復。
因此,綜合來看,玻璃期貨的此次暴漲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過,玻璃供需情況并未出現實質性的改善,在房地產竣工增速同比大幅回落而玻璃產量同比增速卻較去年同期相近的情況下,考慮到國內多地陸續開始的停止工程施工的情況,玻璃供需情況仍不容樂觀,因此中期反彈的力度也相對較弱。短期看,在搶工的影響下,需求的短暫回暖將會支撐玻璃價格走高,而在限產影響為實際落地的情況下,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仍然存在,因此短期內供需將獲得改善,但將隨著時間推移逐步消退,預計進入11月后玻璃將再度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