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記者21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獲悉,他們研發出一款集聚攀爬翻越等多種“武藝”于一體的“空間蘿卜”多功能機器人。
取名“蘿卜”是robot的諧音,該機器人采用仿生設計,重5千克,長度小于1米,可實現0.5毫米的末端重復定位精度。相比其他產品的平面爬行,該機器人可實現大角度交叉面的跨越,同時因串聯足式的樣式使得整機結構緊湊,將手足設計成一體,達到了操作便捷,智能靈活的特點。
記者了解到,“空間蘿卜”可以爬墻、越障,可以吸附在鐵磁、玻璃幕墻表面上,每分鐘翻越6—10次,前進速度平均每分鐘2米,能在1小時以內清理近百平方米的面積,可滿足局部詳細監視、作業的需求,能在艦船、鐵塔、油罐等人很難操作的立體表面以及其他“高危區域”迅速爬行,執行區域掃描,實現探測監視任務。
目前,市面上的擦玻璃爬墻機器人多數僅限于清潔一扇玻璃,并且越障、跨面能力有限。“空間蘿卜”機器人通過設計驅控一體的模塊化關節,實現結構與功能一體。利用仿生構型設計降低機器人的復雜度,提高了爬墻越障能力。在研發過程中,充分融合了航天軍民兩用技術特點,提高技術前瞻性、產品通用性。
“空間蘿卜”多功能機器人可以爬墻、越障,可以吸附在鐵磁、玻璃幕墻表面上,每分鐘翻越6—10次,前進速度平均每分鐘2米,能在1小時以內清理近百平方米的面積。
該機器人就是一款軍民融合產品。2016年夏,項目團隊發現目前大多數寫字樓玻璃幕墻的清潔主要是通過“蜘蛛俠”來完成,人工吊掛在大樓的外面,操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作業風險高。當時正值國家推出“雙創”政策,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立了“創客銀行”,大力支持航天青年創客開展“雙創”活動,二院二部又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室。借此“東風”,項目團隊當年便完成了第一代樣機研制。
研發團隊表示,后續將深化末端吸附裝置設計,提高機器人集成度,增加視覺導航等功能,重點考慮市場集成服務的進一步完善,將機器人本體、集成纜繩、主從控制器整合優化,從現場作業應用的角度完善產品,爭取在2018年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