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這個問題其實就和交通工具中飛機是那么快,為什么坐的人那么少一樣。一般坐飛機的人大多都是公務出差和經濟寬裕的人。
同樣,使用雙層幕墻的建筑一般都是公共建筑及一些國有企業的總部建筑。
為什么說雙層幕墻綠色,主要如下原理
1.雙層幕墻定義:
由外層幕墻、熱通道和內層幕墻(或門、窗)構成,且在熱通道內能夠形成空氣有序流動的建筑幕墻。雙層動態節能幕墻的冬,夏季太陽熱能傳遞方向
2.雙層幕墻優點
1)雙層幕墻原理與優點
雙層呼吸式幕墻按通風原理分為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兩種系統,主要由外層幕墻,內層幕墻、遮陽裝置,進風裝置、出風裝置組成。與傳統普通幕墻相比,最大特點在于其獨特的雙層結構,中間為空氣流通層,具有通風換氣的功能,隔熱、隔聲,節能環保;采用不打膠工藝,徹底改變了傳統幕墻的結構形式,立面美觀大方,沒有硅酮膠的二次污染。
2)工廠化生產
工廠化生產程度高,安裝方便,便于控制施工質量。在歐洲發達國家和地區,通風節能環保幕墻運用比較廣泛。
3)熱工性能好
幕墻傳熱系數K值可達1W/K.m2左右,保溫及隔聲均可達到優異的性能,可以明顯降低空調能耗。
4)物理性能好
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主要通過多道膠條形成等壓腔,在結構上形成“多腔減壓、等壓防水、減壓消氣”來得以保證,其中關鍵部位采用新型硅酮膠條,增加了膠條的抗腐蝕及抗老化性。
5)提高隔聲性能
雙層結構幕墻特別舒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優良隔音性,不僅能隔內外噪音,而且也能隔房間之間和樓層之間的噪音,即使內層門窗打開也可達到單層幕墻門窗關閉時的隔音效果。根據專業機構對不同雙層結構幕墻的隔音效果進行了研究和檢測,發現開口面積及位置影響隔音,對隔音效果影響最大的是最大通風口的面積和一開口位置。
3.層通風幕墻分類:
根據雙層通風幕墻開口位置在室內或室外的不同,可以分為外循環雙層通風幕墻和內循環雙層通風幕墻兩種。
3.1外循環雙層通風幕墻主要設計構造
1)通風結構設計
夏季考慮方式:由于白天日光照射,使雙層幕墻之間通道溫度升高,由于“煙筒”效應使熱的氣流上升并通過上端出風口排到室外,夜間沒有陽光照射,雙層幕墻通道間由于室內與室外的溫度交換,雙層幕墻之間間隙溫度低于室外溫度,因此應關閉通風裝置,不會使氣流上升并通過上端出風口排到室外,減少能量損失。但應隨時可開內側窗自然通風。
冬季考慮方式:應從節能角度考慮,由于白天日光照射,使雙層幕墻之間通道溫度升高,因此應關閉通風裝置,減少室內與室外溫度交換,夜間沒有陽光照射,也應關閉通風裝置,夜間內層的low——e玻璃起絕對節能作用。
春、秋季,室內可以通過打開內層門或窗以及通風裝置獲得室外新鮮的自然空氣。
2)防塵與清洗設計
結構的防塵是相對防塵,外循環式結構在歐洲的地區應用較為廣泛,由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秋季節風沙天氣較多,尤其可吸入顆粒物和昆蟲非常嚴重,歐洲的外循環體系結構從防塵與清洗等方向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北方地區要求。采用外循環體系結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防塵與清洗形式適合我國實際情況,進、出風口可采用一種電動調節百頁裝置,并在通風裝置中設置表面涂“納米”涂料,減少積塵。雙層幕墻之間的過濾網設計應便于室內清潔人員的更換、清洗。
3)節能結構設計
外循環體系的內層玻璃幕墻玻璃,應采用中空玻璃,外層幕墻盡可能的采用夾膠鋼化,內層幕墻采用熱斷橋鋁合金結構,外層可采用點式駁接結構或鋁合金結構,若內外層幕墻選用透明玻璃,就必須考慮冬季與夏季,白天與夜間的氣候、溫度不同,而對結構設計產生的影響。外層玻璃選用夾膠透明鋼化,玻璃即便破損也不會附落,避免對樓底行人造成傷害,選擇透明玻璃可使陽光充分進入雙層幕墻之間“腔體”,形成溫室效應。
4)遮陽設計
以雙層幕墻之間安裝電動或手動操作的遮陽裝置,遮陽百頁可調節角度,使陽光進入室內得到合理控制,遮陽裝置的安裝位置非常重要;一般距外層玻璃150mm——180mm為最佳,也應考慮內層幕墻開啟窗或門的形式而定,避免影響窗或門的正常開啟的關閉。
外循環雙層幕墻自然通風原理
外循環雙層幕墻樣板,外循環雙層幕墻其他特點
1)不需要增設專用設備自然空氣進入窗內,外層幕墻設計有進出風口,內層幕墻設計有開啟門或窗,需要注意的是進出風口應防止沙塵的進入。
2)雙層玻璃之間的灰塵應考慮方便清洗。
3)使用材料較多,因此成本較高,不過節能效率也更高。
外循環雙層幕墻適用地區
外循環雙層玻璃幕墻一般適用于高緯度地區,如歐洲地區的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如我國的北京、天津、山東等。
3.2內循環雙層幕墻主要設計構造
1)內循環雙層幕墻構造
結構設計內循環式通道設計一直為封閉式,它二層玻璃布局正相反,內循環式結構,外層玻璃為中空雙鋼化玻璃,外框為隔熱型材,內層為鋼化單層玻璃,并有內開啟扇設計。雙層玻璃之間距離一般100mm——200mm,中間加遮陽裝置。
2)換氣方式
內循環雙層通風幕墻是從熱通道內側下方從室內吸入空氣,在熱通道內上升至頂部排風口,從吊頂內的風管排出,這一循環在室內進行,外幕墻完全封閉。內循環雙層通風幕墻的空氣循環要靠機械系統,對設備有較高的要求;
內循環雙層通風幕墻的外幕墻通常采用中空玻璃,明框幕墻的鋁型材應采用斷熱鋁型材;內幕墻則采用單層玻璃幕墻或單層鋁門窗;內外幕墻之間通道寬常為150mm-300mm;為提高節能效果,通道內應設電動百頁和電動卷簾。
2)通風系統設計
這種內循環箱體單元體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在天花板內側,或地板下部空間,分別設計進屋內熱風管道系統和向外排熱風管道系統。個別也有專門在秋天、春天時設計的自然空氣向室內進行新空氣交換裝置。
3)遮陽系統設計
在內循環二層熱通道之間,設計由上部向下電控升降,并能自動隨陽光斜照不同而隨動變角度的遮陽百葉裝置,一般距離外層玻璃約80mm——100mm。
內循環雙層幕墻通風原理,內循環雙層幕墻其他特點
1)其結構設計可采用框架斷熱或單元斷熱形式。
2)一般外層玻璃選用中空鋼化,內層玻璃選擇單片鋼化。
3)采用強制措施,電控管道系統,把夏季的白天將雙層封閉熱通道大部分熱空氣排除室外。冬季將溫室效應蓄熱通過管道回路系統加熱將傳到室內,達到節能效果;其風外層之間的空腔厚度設計較窄。一般120-200mm之內(個別的有400mm左右)。
4)需要增設自然空氣進入室內的窗扇通道。
5)便于清洗雙層玻璃之間的灰塵。
6)與外循環雙層幕墻相比,其中間空氣腔體變小,使用材料較少,因此成本也較低。
7)但需用電機機械抽風,其比外循環結構節能率低一些。
內循環雙層幕墻適用地區
內循環雙層玻璃幕墻一般適用于中低緯度地區,如美洲地區的美國紐約等;如我國的上海、南京、廣州、深圳等。
雖說雙層幕墻有那么多優點,但由于雙層幕墻使用的材料比普通框架或者單元式幕墻多出了近一倍的用料。成本也增加了約一倍左右。所以幕墻系統的選擇就和長途交通工具的選擇一樣,,框架式玻璃幕墻就是汽車和帶T字頭的火車,單元式玻璃幕墻就是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