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到,遠大集團的一位負責人,當時竟與我這個學生達成協議,完成中國首臺自主產權的1.5萬千瓦風機的研制。"今年35歲的閆凌宇回憶道。3年前閆凌宇還是上海交大研究生時,來自遠大集團的一個電話改變了他的發展軌跡。 現在已是遠大集團風電公司總經理的閆凌宇說,"遠大集團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盡管全球幕墻產業方興未艾,但遠大集團選擇的多元化升級戰略,使集團不斷發展壯大。截至今年6月中旬,遠大集團已經完成了85億元產值,呈兩位數增長。 產業鏈升級,完成建筑產業"完美蝶變"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1.5萬千瓦風機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我們可以為任何一家風場‘量身打造’風電工程。"閆凌宇表示。每臺風力發電機組就是一座獨立小電廠,擁有復雜的自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精密配件,這讓一般企業不敢涉足。 一條由幕墻到風電的"風馬牛不相及"的產業鏈條背后,是遠大集團多年來幾十億元的科研投入。遠大集團進入風電領域,一度被業內人士看成是"賠本的買賣"。但遠大集團堅持自己看準了方向,就不斷地投入,不斷地進行著結構升級,聘請世界第二大的風電企業ABB的團隊參與,在集團內部選擇了80多名研發精英,經過艱苦努力,終于打造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臺1.5萬千瓦的風機。 "從相對低端的幕墻產業,升級到科技含量很高的風電領域,遠大集團成為中國建筑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升級成為科技密集型企業的典型樣板。"國務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這樣評價。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的風電行業進入調整期,而遠大集團則"風景這邊獨好"。今年,遠大集團的風力發電機將實現小批量生產,未來3年,年產量達到300 500臺,年產值將達到30 50億元。 全球戰略,與世界名企展開競爭 今年,沈陽遠大集團博林特電梯公司做出了一個讓人"看不懂"的決定,婉拒世界五百強企業 蒂森克虜伯的戰略合作邀請,選擇了與瑞士依爾通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其實遠大的目的,是通過合作獲得電梯變頻器的自主研發產權。 "博林特電梯現在的目標,就是要趕超蒂森克虜伯等世界級電梯公司。"博林特電梯公司經歷了全球"拜師學藝"、為形成自主技術攻關的"臥薪嘗膽"階段,也經歷過為蒂森克虜伯等公司生產配件的"陪太子讀書"階段,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電梯前10強中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開始與世界級電梯企業在全球市場展開競爭。 5年的時間內,博林特電梯的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今年初以來,博林特電梯拿下了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二期、三期工程,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等工程,并且在土耳其、澳大利亞、印度等新興市場站穩腳跟,已經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網絡。變頻器相當于電梯中的"大腦",博林特電梯公司總經理侯連君表示,今年年底前,中國首臺自主產權的電梯變頻器將在遠大誕生。 "遠大街",撐起現代建筑產業園 "在遠大集團的鐵西工業園中,將形成遠大建筑產業一條街。幕墻、電梯等主導產業在中間,各類配套企業分布在街道的兩邊。"6月29日,遠大集團負責人介紹,遠大幕墻目前已擁有100多億元的全球市場,今年有把握帶來玻璃生產廠10億元的投資,再利用遠大的全球化品牌招商,牽動建筑幕墻、門窗配件等其他>其他>其他企業落戶,迅速形成一個世界級的建筑工業園。 "遠大集團正在實現國內市場、國際市場、配件產業‘三位一體’化,把原來外包的項目拿回來自己做,把讓別人賺的利潤變為自己賺。"遠大集團副總裁郭忠山說。"零部件生產是我國裝備制造行業大多數企業的‘短腿’,每年至少有近70%的行業利潤要被進口零部件吃掉。"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專家姜國平說。 以遠大集團建筑產業街等為核心區,鐵西將打造現代建筑產業園。屆時,遠大集團所有配套企業將實現標準化,除滿足集團內部生產需求的同時,也供給世界范圍內的采購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