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春節后國內鋁價先跌后漲,金屬價格維持在13300—13600元/噸區間振蕩;LME鋁價持續弱勢,形態上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短期來看,有色金屬鋁價整體走勢依舊偏弱,且呈現內強外弱格局,主要受境外供應改善預期和國內投資增長的預期影響。
利多因素消退
節前至今,國內鋁價企穩的主要原因在于宏觀預期好轉。一方面,市場期待中國在2019年加大財政支持,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內穩步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下行風險的提升,美聯儲停止加息的聲音也逐漸增多,美聯儲本身對加息的態度也在轉變。受市場修正對前期風險因素評估的因素影響,基本金屬普遍企穩反彈。
盡管商品市場整體氣氛回暖,但鋁自身基本面卻由暖轉寒。隨著1月底俄鋁制裁取消以及境外海德魯氧化鋁產能的加速復產,前期境外利多因素消失殆盡。未來海外鋁錠和氧化鋁原料供應將逐步恢復,國內的出口壓力將上升,預計國內氧化鋁價格的支撐力度會明顯減弱。
供應過剩難解
巨大的存量導致鋁價向上空間幾乎關閉,現階段在下游消費與供應關系保持平穩的局面下,想要擺脫高庫存的負擔仍然需要時間。從近期的庫存走勢看,國內目前的鋁錠供應過剩狀況尚未出現改善跡象。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國內社會庫存累計增加17萬噸,對比往年處于中等偏高水平,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節后一周,國內社會庫存繼續攀升,較節后首日增長接近10萬噸,與往年同期相比同樣屬于較快水平。庫存的增長與市場此前預期基本一致,說明目前的現貨供應依然較為寬松,并沒有因為價格處于低位而出現實質改善。從鋁錠庫存的歷史走勢來看,節后庫存的回落預計將從3月中旬至4月下旬開始,屆時如果國內社會庫存仍沒有改善,國內鋁價必將進一步承壓。
產能增長方面,2019年國內產能依舊處于擴張中,增速預計較2018年進一步放緩。從2018年的投產情況看,未來價格將繼續成為調節鋁市供應過剩的最主要力量。
關注新產能投產進度
節后的消費預期是目前市場關注的重點。從國家此前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看,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穩經濟增長、防止金融風險仍然是主要目標,對于經濟增速則要求保證在合理區間內運行即可,并沒有像以前一樣設定硬性指標。此外,國家對2019年的基建投資有新的定義,將諸如5G等高科技網絡建設同樣納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的范圍內。考慮到高科技產品的投資大、消耗商品少、附加值高,未來基建項目對金屬類大宗商品的消費拉動預計下降。同時,1月天量信貸數據的出爐也可能會帶來靴子落地后的獲利了結行情。
總之,無論從供需還是宏觀看,短期鋁價弱勢都難以改變。當前市場需要關注的是新產能投產進度和國內庫存的變化,如果價格不能進一步抑制供應增長,全年鋁價恐怕仍然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