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焦飛在發布會上表示,河南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明確41項重點治理任務,全力抓好大氣污染“冬防”工作。
焦飛在發布會上說,今年以來,河南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截至11月18日,河南省PM10、PM2.5累計濃度分別為96微克/立方米、55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和省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但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冷空氣較弱,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加之采暖季污染物排放強度的增大,環境空氣質量形勢還不容樂觀,完成PM2.5年度目標和京冀津及周邊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
為做好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河南在攻堅治理措施上,明確了41項重點治理任務,重點突出“六抓”。
結構調整優化方面,年底前煤電行業完成160萬千瓦落后煤電機組關停任務;焦化行業、化工行業、有色行業達不到煤炭消費量或產能削減任務的實施停產。完成25家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任務。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加快推進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火電關停整合。
“三散”污染治理方面,堅決打擊遏制“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等反彈現象。采暖季嚴防散煤復燒。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原則,在保證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2019年全省完成“雙替代”供暖200萬戶。持續開展城市清潔行動,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開復工驗收、“三員”管理等制度,加大揚塵綜合治理力度。
工業企業深度治理方面,按照年初《河南省工業大氣污染防治6個專項方案》,全面落實非電行業提標治理、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鑄造行業深度治理、鍋爐綜合整治、工業爐窯污染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3.1萬個重點治理項目。
移動源污染控制方面,秋冬季全省路檢路查車輛要達到150萬輛次以上,嚴厲查處機動車超標排放行為,建立超標柴油車及所屬企業黑名單和信用懲戒制度,將頻繁超標車輛納入黑名單并動態更新。對成品油生產加工企業開展全面排查,從源頭杜絕假劣油品,對證照不齊的加油站點一律關停取締,依法依規關停并妥善拆除不符合要求的自備油罐及裝置(設施)。重污染天氣橙色及以上預警期間,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能源和緊急檢修作業機械除外);礦山、洗煤廠、港口、物流(除民生保障類)等涉及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的單位停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汽車(含燃氣)進行運輸。
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方面,各地建立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的管控清單,減排措施覆蓋到轄區內所有涉氣單位和工序;指導企業制定“一廠一策”實施方案。當預測將頻繁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時,各地可對行政區域內較集中、成規模的特色產業,統籌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對污染較重、排放較大、區域產能過剩的行業,以及行政區域內鋼鐵、焦化、制藥等生產工序不可中斷或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停產的行業,通過預先調整生產計劃,有效落實應急減排措施,也可采取輪流停產、限時停產、限產等方式實現應急減排目標。
不過,焦飛也同時指出,堅決反對“一刀切”,嚴禁“一律關?!薄跋韧T僬f”等敷衍應對做法。省內各地對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軍工產品、涉及外貿出口訂單及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工業企業,在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污染防治設施齊全并正常運行的前提下,不停產、不限產。國家和省重點項目、扶貧易地搬遷項目和當地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在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的情況下,不采取限制性停工措施。對居民供暖鍋爐和對當地空氣質量影響小的生活服務業不采取停限產措施,盡量避免對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
基礎能力建設和服務保障水平方面,除了國控、省控、市控站點和鄉鎮站點外,各地還要完成高新區、重點工業園區、機場等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同時,堅持開門納諫,每月開展一次企業服務日聽取企業意見,組織專家團幫助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治理和應急減排方案,從而解決企業環境治理實際困難。
焦飛表示,上述措施是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有力抓手,環保部門要不畏艱難、不講條件、不折不扣推進各項攻堅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