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規定
(1)玻璃幕墻的設計是由建筑設計單位和幕墻設計單位共同完成。
建筑設計單位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幕墻的線條、色調、構圖、玻璃類別、虛實組合和協調幕墻與建筑整體、與環境的關系;幕墻設計單位主要任務是按建筑設計要求深化幕墻外觀造型及內部結構、節點的設計。
(2)玻璃幕墻立面分格宜與室內空間組合相適應,在確定玻璃板塊時,應有效提高玻璃原片的利用率,同時適應鋼化、鍍膜、夾層玻璃等生產設備的加工能力。
(3)玻璃幕墻作為建筑的外維護結構,本身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如果開窗過多、開啟面積過大,既增加了采暖空調的消耗、影響立面整體效果,又增加了雨水滲漏的可能性,JGJ102-96曾規定開啟面積不宜超過15%,但是有些建筑比如學校、禮堂等既要求采光又要求通風,由此現新規范JGJ102-2003取消了這一定量的規定,因此實際工程中,開啟窗的設置數量,應兼顧建筑使用功能、美觀和節能環保的要求。
2、性能和檢測要求
(1)玻璃幕墻的抗風壓、氣密性、水密性、保溫、隔聲等性能應符合<建筑幕墻物理性能分級>GB/T15225規定。
(2)玻璃幕墻平面內變形性能,抗震設計是應按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的3倍進行設計。
3、構造設計
(1)玻璃幕墻的構造設計,應滿足安全、實用、美觀的原則,并便于制作、安裝、維修保養和局部更換。
(2)明框玻璃幕墻的接縫部位、單元式幕墻的組件對插部位以及幕墻開啟部位,應設置倒排構造措施。
(3)幕墻的連接部位,應采取防止摩擦噪音措施,立柱與橫梁應留2mm的間隙。
(4)幕墻玻璃面板之間的拼接縫寬度應大于10mm。
(5)玻璃幕墻的單元板塊不應跨越主體結構的變形縫,其與主體結構建筑變形縫相對應的構造縫設計,應能滿足主體建筑變形要求。
(6)玻璃幕墻防火層設置必須能達到防止火焰和高溫煙氣在建筑內部擴散的目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擱置材料的鍍鋅鐵板厚度不小于1.5mm。
(7)玻璃幕墻是附屬于建筑結構,因此必須與主體結構體系可靠連接,并保持通電暢通。通常設計是形成10mX10m的避雷網格。銅質導線不小于25mm2,扁鋼截面不小于5X40,圓鋼直徑不小于12mm。
二、幕墻設計計算步驟
1、索取建筑設計及擬建地有關資料(建筑設計總說明、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節點大樣圖),消化建筑設計圖紙后,確定該工程幕墻設計性能參數,如抗震設計(一般7度、8度設防烈度設計)、基本風壓(查GB5009附錄全國136個城市基本風壓值)、地面粗糙類別(A、B、C、D類)等。
2、選擇建筑型材系列(截面設計)與玻璃類型選型計算,先求出選取型材截面幾何特性參數的最小慣性矩和抵抗矩;然后進行截面設計再帶入工程校核計算。
3、對型材規格和玻璃受力分析及內力計算;
4、效應組合并取其承載力最大值(取最不得條件下驗算);
5、進行型材柜格強度與變形計算,若其滿足不了要求則返回(3)重選型材系列和截面幾何參數設計;
6、進行玻璃與變形(剛度)計算,若其滿足不了要求則返回(4)重選玻璃類型再進行計算;
7、進行材料隔熱K值有限元軟件計算,確定節能構造尺寸(GB50189);
8、連接計算:柱梁連接、柱與連接件以及連接件與埋設件連接;埋設件錨固計算;
9、氣密、水密性能設計(縫隙、密封、排水等處理,GB/T15226/28);
10、保溫、防潮、遮陽設計與隔熱K驗算及熱箱測試;
11、隔聲設計與計算;
12、幕墻平面內變形確定及耐撞擊的玻璃選型(GB/T18250);
13、防火設計及其構造處理(GB50016/GB50045);
14、防震設計(GB50057/11)
15、采光GB/T18091);
16、其他構件強度驗算(蓋板、螺栓、錨固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