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行業一直受制于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新政成了家居建材行業的晴雨表。近來,在新的房產政策的影響下,家居建材行業似乎進入了漫長的"冬季"。門業經銷商也開始感受到了寒意,銷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隨著這幾年的不斷擴張,賣場似乎已經到了過剩的境地。同時,經銷商店面也越來越多。
2004年國務院批準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調整,調整后的哈爾濱市轄8區10縣。在哈爾濱市區內,專業家具、家居綜合賣場有十幾個,包括分布在道外區的紅旗家具城(綜合家居建材賣場)、紅旗大街商圈(綜合家居建材街)、黎華家具城(綜合家居建材賣場)、居然之家(家具賣場);道里區的居然之家(綜合家居建材賣場)、月星(家具賣場)、曼哈頓五樓(家具賣場);開發區的東方家園(綜合家居建材賣場);南崗區的新吉家具城(家具賣場)、鑫海城裝飾材料廣場(綜合家居建材賣場)、海城品牌裝飾廣場(綜合家居建材賣場)、老海城市場(綜合家居建材賣場);香坊區的名流家具城(家具賣場)、巴黎時尚家居廣場(綜合家居建材賣場)。
除去這些專業性的家具家居賣場外,還有一些零散分布在市區內的家居建材集散地,如主營建材、門、櫥柜的中馬路市場、禧龍市場、 田地街市場、松北區建材市場等。另外還有一些在建的家居建材賣場,如紅星美凱龍、海富城、海城新賣場(因在建中,還未確定名稱)等。哈爾濱的家居賣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甚至過剩的狀態。在所有賣場中,門業經銷商的店面在700 家左右,相對于哈爾濱市的人口來說,明顯過多。
明知過剩,為何還要擴建?
全國各地的家居賣場一建再建,面積和數量與日俱增。這些賣場或名氣很大,或占據顯要位置,或地處裝修材料商圈。城市改造、行政區域規劃步伐的加快,新一輪的家居建材賣場興建潮似乎又來了。但隨著各大知名連鎖賣場的不斷興建,賣場過剩成了行業人士心知肚明卻又不愿說出的痛處。前不久,杭州居然之家的夭折,在行業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在全國范圍內,賣場過剩已經成了通病。"某某地又興建了一個十幾萬平方米的大型家居建材賣場"等信息,已經不是新聞。
銷量下滑,門企倒閉不是"新鮮事"
今年的四五月份,哈爾濱的家居建材行業銷售出現了一個小高峰。很多經營者以為專家的預測又成"空頭"。但隨著六七月份銷量的下滑,哈爾濱門業才真正體會"寒冬"的意義。據哈爾濱當地某知名企業反映,他們在北方地區的經銷商四月份的銷售額是270萬元,五月份的銷售額是220萬元,但到了七月份的銷售額陡然降到了140萬元。銷量上的大幅下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北京某知名門企的老總透露,2011年,其銷售額預計會縮減近5000萬元。廣東的某知名門企的負責人也表示,其銷量今年會下滑30%左右。預計今年木門行業整體銷量會有20%左右的削減。現在,全國各地出現了中小門企部分倒閉的情形。在哈爾濱,一些小型門企也已經無法支撐,他們中實力較強的選擇了轉行,而實力差的就只能"關門大吉"。
經銷商"跟風","苦"多于"甜"
隨著賣場的不斷增加,很多經銷商為了占據市場,搶占市場份額,跟隨賣場開設新店,這樣更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但隨著賣場租金的上漲,開新店的成本也在驟增,經銷商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擺脫困境,你考慮過這些方式嗎?
要解決以上困難,經銷商應當根據自身實力,選擇適合的賣場,不要盲目跟風。對于中小企業和實力不很強的經銷商來說,求大求全不可取,適合才是最好的。如今,經銷商可以選擇哪些新的營銷方式呢?
1. 團購。團購已成為很多經銷商樂于選擇的銷售方式,雖然單品的利潤不會很高,但卻可以增加銷量,擴大品牌知名度;
2. 多品類經營。有實力的經銷商還可以經營多種產品,增加相關品類產品。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形成互補;
3. 結盟。沒有實力實現多品類經營的經銷商,可以結成銷售聯盟,形成團隊,互相補充,共同推動銷售。前不久,筆者參加了齊齊哈爾經銷商組織的十佳聯盟啟動儀式。據加盟的經銷商介紹,在結成聯盟之前,他們通過互相推介的方式,每家的銷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聯盟的作用和力量已經顯現。
賣場數量和面積還在不斷增加,經銷商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而房地產的規模卻在不斷縮小。在市場需求沒有大幅增加的未來一段時間里,經銷商的日子將會更加難熬,只有那些未雨綢繆的經銷商才能看到烏云散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