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改革開放以來,建筑裝飾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作為重要裝飾材料之一的石材產品,更是有了用武之地。近幾年,我國石材產品出口貿易額也有了大幅度增長,列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然而,遺憾的是石材工業發展至今,仍屬資源型和粗獷型。出口石材主要是荒料及半成品。在中高檔裝修工程中,其主要裝飾部位大都選用進口石材。印度紅、南非紅、大花綠、大花白、金花米黃、西班牙米黃等一批進口石材已為國人所熟知,廣泛應用在大中城市的高樓大廈中。進口石材在國內不僅占有率很高,而且價格也是國產石材的5-10倍。我國石材品質好、儲量大的品種也不少,由于加工技術水平不高,質量上不去,批量很難保證,加之宣傳不到位,因而市場不大,難以形成名牌和氣候。我國加入WTO在即,裝飾材料市場將更加開放和國際化,石材企業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且得到發展,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石材質量,使石材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創造出優勢,創造出名牌。
那么如何提高國產石材的質量?國產石材與進口石材到底差別在什么地方?除了使石材的顏色、花紋一致外,應著重提高板材的平整度和光澤度。進口板表面平整、誤差小、光澤度高,而國產板材平面高低誤差大,做工程時兩塊板的兩個邊點平整對齊了,可是中間部分就凸出一塊,出現剪口差,因此引起的貿易糾紛不斷。這個問題不解決,誰還會再選用你的石材?國產石材的身價又怎能不一降再降呢?造成國產板材不平、不亮的原因,主要是加工設備精度不高,生產工藝不合理所致。國外的石材加工,都是選用自動化的連續生產線——鋸、磨、切一條龍生產。而我國石材工業的現狀是由于發展速度過快、過猛,形成了小、土、散、亂的格局。技術跟不上,設備跟不上,思想觀念也跟不上。現在國內95%以上的企業采用的加工工藝都是圓盤鋸切割——手扶磨機拋光,而圓盤鋸切出的毛板不可能太平,一頭厚一頭薄的現象時常出現。手扶磨光機沒有高低控制裝置,磨頭跟著凹凸不平走,上來下去,這樣怎能磨平板材?靠人的壓力加壓,又怎能磨光磨均勻呢?這種落后的石材加工工藝是國產石材質量、價格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進口國外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對眾多廠家來說是難以實現的。根據我國石材企業起步較晚的現狀,調整生產工藝,增加毛板定厚工序,是改變石板材不平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圓盤鋸切出的毛板,放在定厚機上一次性將板材平面均勻地磨削掉一層,然后再選用樹脂磨盤進行磨拋取光,這樣,石板材平面就非常平整、光亮。另外,要樹立精品意識、質量意識。石材企業、石材用戶都應認真學習貫徹行業標準,學習規范、研究規范、執行規范,用規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石材行業也有了一系列的國家標準,應該說,所有這些規范,都是石材行業應遵守的大法。石材行業的各類形式合同貿易,必須按照相關的國家標準執行,可以減少交易中心的各類糾紛,也可以大大提高產品質量和施工裝飾效果。這樣一來,我國石材工業會逐步向集約化、現代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