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本是國內鋼材市場的傳統消費淡季,然而突發的力拓“間諜門”事件使鋼鐵行業成為近期關注的熱點。隨著武鋼、寶鋼競相大幅提高出廠價格,引發了市場價格走高及囤積現象,并帶動螺紋鋼期貨價格大幅上漲。
上周國內鋼材期貨價格大幅上漲,突破了前期高點。周初,現貨價格高于期貨價格,但臨近周末期貨價格連續兩日大漲,一舉縮小了與現貨價格的差距。雖然螺紋鋼“理計”與“過磅”有150元/噸左右的差距,但不能保證用于交割的螺紋鋼仍為負公差。從盤后的持倉看,RB0909合約空頭沙鋼集團減倉8000余手,或許會成為其大幅減倉的序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升期貨價格。
繼武鋼于7月8日超出業內預期大幅上調8月份鋼材出廠價格之后,寶鋼于7月13日公布8月份鋼材出廠價格,在7月調價的基礎上,普遍上調240元/噸。其中,熱軋價格上調300—500元不等,冷軋價格上調500元/噸。武鋼、寶鋼的價格政策向來都有“市場風向標”的作用,這無疑會引發其他鋼廠跟進上調出廠價,從而拉高市場價格。
首先,今年年初以來在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的作用下,國內經濟擺脫了去年四季度的低迷態勢,出現觸底回升跡象,為國內鋼材需求的整體回暖創造了重要外部環境。其次,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汽車等主要用鋼行業景氣度的回升推動國內鋼材消費回升的作用尤為顯著。3月份以來,國內汽車行業出現“井噴”行情,汽車銷量連續三個月突破百萬輛大關,汽車產銷的兩旺局面帶動了板材類需求。7月14日,國家發布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進一步刺激國內汽車消費,以發揮汽車產業對國內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
另一方面,從生產成本看,由于生產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在需求回升的背景下,鋼廠提高出廠價格,向下游傳導成本壓力也是順理成章。作為鋼鐵生產的主要原料,目前鐵礦石和焦炭價格隨著鋼材價格的反彈也不斷上漲,鋼廠的成本壓力也在增大。盡管目前國內鋼廠與國際三大礦商的年度礦石協議還未談定,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接受33%的降幅可能性較大。事實上早在5月底,新日鐵談定了鐵礦石首發價格以及韓國浦項制鐵的隨后跟進,就帶動了國內市場進口礦石價格的上漲。焦炭價格也由于國內粗鋼產量的不斷攀升而持續上漲。
在中國與全球三大礦商進行艱難的鐵礦石定價談判之際,4名在華力拓員工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和盜竊國家機密被拘,本已趨于平淡的鐵礦石談判,因上演這場“無間道”而迅速成為焦點。從目前的情況看,中鋼協領銜的國內鋼鐵生產企業很難撼動鐵礦石價格33%降幅的現實,而力拓“間諜門”事件的爆發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國內準備接受首發價格,但需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總體來說,今年鐵礦石價格已不存在太大變數,對鋼材價格的影響力也逐漸減弱,未來市場將會更加關注宏觀經濟及供需數據。
從最新公布的宏觀數據來看,目前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已經在加快。盡管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僅為5.1%,低于一季度GDP6.1%的增幅;但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1%,已高于二季度GDP7.9%的增幅,特別是6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重新回到了兩位數。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鋼材現貨價格。
從全國庫存看,雖然現在所有鋼鐵企業都在加大產能利用率,長材的產能逐步釋放,但市場庫存依然在降低,建筑鋼材需求依然較為強勁,價格穩步上行。不過,在價格推高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進入到7月份的傳統鋼材消費淡季,高溫將使得部分區域室外施工受到限制,下游工程需求量短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綜上所述,進入7月份,鋼材市場整體上漲的動力有趨弱跡象,盡管這并不意味著市場馬上就進入調整階段,但在傳統的鋼材消費淡季、庫存上揚、產能持續釋放的背景下,鋼廠不顧市場接受能力一味提價只會使市場的風險不斷積聚,后市進入調整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