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4月22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建材建筑行業聯席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作為由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聯盟第十六次工作組全會的重要議程之一,建材建筑行業聯席會吸引了眾多來自行業內外的專業人士參與其中。會上,來自工業互聯網企業、建材企業、建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10多名發言嘉賓,深度探討建材、建筑行業特設組工業互聯網有關工作的進展及下一步計劃安排,共同摸索領域發展方向、探討行業實踐經驗。
通力合作下游領域碩果累累
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誼集團)副總裁蒲育強致開幕辭,并作為建筑工程領域的牽頭單位詳細介紹了近期的工作進展和計劃。據了解,建誼集團在新基建、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孿生的融合下,為建筑產業搭建了共建、共享、公用的新生態平臺。建誼集團自主研發可控國產化BIM軟件,為數據的流轉提供支持。同時,聯合多家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全模型數據上鏈;打造模型支付體系,建立平臺大額支付模型;建立裝配式鋼結構實訓基地和建筑產業互聯網人才體系標準;打造數字模型智慧家居,攜手開拓新基建產業新格局,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以建筑產品和數據化模型為載體、以地域經濟資源為配置、以建筑產業為流程、以建筑眾多相關方為主體,實現地域經濟產業鏈服務生態。建筑和工程行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探索和實踐,為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回顧總結展望前景未來可期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主要建材產品如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石材和墻體材料等產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不斷深入工業互聯網在建材行業的推廣應用,是這個國民經濟既基礎又龐大的傳統工業領域改造和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安中聯)總經理助理郭曉斌在談及大型水泥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實踐與思考時表示,公司的生產線體現了“互聯網+”、信息化、智能化和污染物防治等先進的現代化綜合技術,實現了水泥工藝和制造的全面升級。企業特有的六大智能手段,實現了水泥工廠智能制造的起步,引領了中國水泥工業的智能化發展,使泰安中聯成為水泥行業兩化融合的典范。
談及建材行業綠色智能制造的有效路徑,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綠色智能制造總經理魏開炎自信滿滿:“我們相信能源變革和數字化會帶來顛覆性的影響,通過能源+自動化、云邊結合、從設計建造到運營維護、從分散式管理到集成式企業管理的‘四維融合’,從業務數字化、數字網絡化,再到平臺智能化逐步過渡,最終達到建材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良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等大幅提升的預期?!?/p>
據《中國建材報》社綠色發展事業辦公室主任付志偉介紹,在與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協同的基礎上,《中國建材報》社凝智聚力推動特設組工作開展,積極與相關行業組織聯動,策劃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組織,推動建材機械領域工業互聯網工作開展,以及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的研發推廣。“下一步,我們將續完善特設組組織架構,深入在建材行業開展工業互聯網研究培訓,并重點推動‘中國建材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設立,有效聚集工業互聯網、建材行業、科研機構和地方政府等多個領域資源,讓建材領域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落地生根’?!?/p>
科技引領“互聯網+”大有可為
2020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互聯網是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也是促進建材和建筑行業上下游聯動、共同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砼(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混凝土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中成效顯著,該公司總經理郭文華表示,“中砼云”平臺緊扣企業質量、跑冒滴漏、效率痛點,重點關注區域引領性企業+綠色工廠建設,打造出企業管理+行業監管融合型平臺,實現了精細管理、集中控制、物料管控、智能物流4個“一體化”。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以下簡稱BIM)是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據了解,BIM工業軟件市場規模2020年后達2000億元人民幣,并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浙江迅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航指出,隨著技術、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政策的推進,BIM技術將成為建筑行業的革命性力量。目前,該公司擁有國內唯一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IM建模軟件ABIMO,開發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在建筑、建材建模的基礎上進行校驗分析和協同設計,為建筑工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艾靈網絡有限公司標準總監馮江平在分享基于5G和邊緣計算的裝配式建材智能生產實踐時介紹,由于下料機很難一次性精準下料,缺料影響板材平整度,常需要人工二次下料,自動化水平低。該公司通過在布料機上方加裝高清工業相機,將混凝土布料的狀態圖像通過5G實時回傳到邊緣計算平臺,通過平臺AI算法實時監測并分析混凝土布料平整度,分析料面是否缺料,并將缺料信息反饋DCS系統,DCS通過5G控制下料設備下料量,實現全自動布料。
隨著工業互聯網技術在建材和建筑行業的實際應用不斷落地,整體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的良好局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發展,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新動能。
政策支持多方聯動融合發展
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裹挾著不確定的國際環境,持續沖擊我國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速產業鏈供應鏈本地化和分散化進程的同時,也為其多元化、智能化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北京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馬瀟宇強調,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正在加快推動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構建全新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助力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培育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支撐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目前,《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白皮書》正在征集意見,希望建材和建筑行業共同把握這一機遇和趨勢,不斷精益求精,取得更大成績。
回顧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除了企業自身大膽探索之外,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有關政策的推廣與落實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經科局科長鄧偉君在解析建材建筑產業集群城市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與政策時介紹,禪城區近年來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集群發展,不斷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據了解,禪城區是全國最大的陶瓷裝備制造業基地、陶瓷化工色釉料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陶瓷專業市場群落有中國建筑衛生陶瓷特色產業基地、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出口基地。2018年,禪城區制定廣東省首個信息化建設扶持辦法,加大對企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產業升級改造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轉型升級。2019年,新增15家廣東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總量已達40家。截至目前,已推動63個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
在聯席會最后的探討環節,與會嘉賓就建材建筑產業鏈供應鏈雙向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等相關話題開展深度交流。海爾卡奧斯藍鯨科技CTO龔濤、成都思為交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暢、北京神舟航天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副總經理耿建光等行業專家紛紛發言,并針對具體應用場景和行業應用痛點難點展開熱烈討論。
自2020年7月9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建材行業特設組”通過審核和表決程序批準成立以來,建材特設組堅持深耕建材細分領域,挖掘共性剛需;對接供需應用研發,構建有效應用場景;推動行業央企試驗、試點、示范,搭建行業應用平臺;宣傳工業互聯網賦能效應,帶動中小企業參與。今年,《中國建材報》社作為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建材特設組聯執主席單位將發揮行業引領作用,積極履行央媒的社會責任,完成建材、建筑行業工業互聯網先進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征集和建材、建筑工業互聯網平臺案例匯編,進一步深入“工業互聯網+建筑”和“工業互聯網+建材”融合創新的相關研討,借助工業互聯網切實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應用的試驗、試點、示范,進而在整個建材行業推廣,為建材工業的轉型升級和質量提升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