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日,杭蕭鋼構“尋找鋼結構板塊投資機會----杭蕭鋼構投資者交流會”在約調研上海路演廳舉辦,長城證券、渤海證券、嘉懇資產等二十余家機構出席了此次活動,并就公司轉型升級及鋼結構行業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杭蕭鋼構表示,公司將持續聚焦鋼結構主業,并借助智能化改造實現產能擴張,進一步發揮優勢地位,提高公司市場占有率。
強化聚焦核心主業通過戰略合作做大做強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文件和政策,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包括鋼結構在內的裝配式建筑技術、部件、總包工程需求均大幅增長。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提出,更是將裝配式建筑推上風口,鋼結構建筑市場需求有望進入持續高增長通道。
鋼結構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體系,具有自重輕、安裝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資回收快、環境污染少等優勢,因而被業內各方普遍看好。在國家倡導綠色建筑、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政策影響下,鋼結構逐漸被廣泛應用在裝配式建筑建設中,鋼結構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鋼結構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鋼結構產量從2002年的850萬噸增長到2009年的2294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5.24%。2010年至2019年,則是鋼結構迅猛發展階段,鋼結構產量從2600萬噸增長至7373萬噸。
盡管我國鋼結構行業總體發展速度較快,但鋼結構行業仍面臨市場集中度較低的問題。杭蕭鋼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姚濤指出,“盡管近年來行業集中度近年來有所提升,但我國鋼結構行業TOP5企業產量集中度僅為5%左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均有較大差距。鋼結構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規模效應有望進一步顯現。”
創立于1985年的杭蕭鋼構,是國內最早的鋼結構上市公司,長期為綠色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提供設計、制造、施工安裝等服務,是鋼結構行業的綠色建筑集成服務商。多年來,杭蕭鋼構聚焦核心主業,以綠色、環保為引領,以裝配式建筑為方向,以創新、集成為手段,積極踐行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綠色發展道路。
姚濤進一步補充,鋼結構行業集中度不高,意味著市場的提升空間非常大,公司希望能拿下10%的市場占有率。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公司正在積極嘗試,以戰略合作的模式,通過1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100余家參股子公司,通力合作迅速把平臺做大、做強,提高收入,提高話語權,同時,規范自身行為,促進鋼結構行業的健康成長。
對于戰略合作伙伴的選擇標準,姚濤表示,“戰略合作伙伴一般都是實力比較強的、比較優質的企業,像地方國有企業、優秀的建筑企業、或者其他行業里的世界500強之類的。這樣也有利于風險的把控。”
住宅領域鋼結構滲透率低未來有望為行業貢獻增量
隨著鋼結構住宅的研發與實踐,鋼結構在住宅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2020年爆發的特殊狀況,為模塊化鋼結構建筑的應用提供了機遇,集成房屋在應急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目前鋼結構在一些大跨度、大空間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城市超高層寫字樓的應用較多,在住宅領域的應用還沒有完全推開,總體比例還比較低。
與混凝土住宅在工程造價上的差異,是目前鋼結構住宅在中國被市場廣泛接受的主要障礙。而何時能彌合兩者在工程造價上的差異取決于以下幾方面的因素。第一,與鋼結構住宅有關的鋼材品種,其價格能否保持在合理區間。第二,制作混凝土所用水泥和沙石因趨嚴的環保政策而逐漸上漲的速度。第三,中國建筑業人工成本的上升速度。
姚濤指出,“目前國內鋼結構住宅的滲透率不到5%,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鋼結構住宅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公司有專門針對鋼結構住宅研發的技術體系,與同行相比,杭蕭鋼構的鋼結構住宅可以說是最有優勢的。”據相關機構預計,中國住宅鋼結構的市場規模到2022年前后將有望突破3000億元,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資料顯示,杭蕭鋼構在鋼結構住宅體系上已經做了20多年的研發,從最早的以矩形鋼管混凝土-鋼梁框架為代表的住宅體系發展到了現在以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結構為代表的第三代住宅體系,在這個過程中,除結構體系外,杭蕭在與結構配套的樓板、建筑體墻體、構造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改進(包括鋼筋桁架樓承板、內外墻體、相關構造等),已經形成了成套的鋼結構住宅技術體系,并已得到了大量應用。
近年來隨著各地區對鋼結構住宅的推廣力度加大,鋼結構住宅市場的增速也較快,很多企業也開始嘗試或模仿著研發各自的鋼結構住宅體系,而杭蕭鋼構卻在20年前就抓住了先機,通過20多年經驗的積累,研發出來的鋼管混凝土束技術體系技術優勢明顯,市場認可程度最高。
智能化改造實現產能升級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
為了滿足業務發展的產能需求,杭蕭鋼構做了多項布局。
在智能化方面,鋼結構行業目前還是一個傳統的以手工為主的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杭蕭鋼構會先在單個工作站用機器替代人,每個工作站鏈接,形成自動化流水線,進行工業化的生產,節省搬運時間,提高產出。杭蕭鋼構將在杭州市錢塘新區新建智能工廠,引進鋼結構及建筑圍護產品智能化生產線,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應用領域新增45萬噸鋼結構產品和250萬平方米圍護產品的生產能力,有利于公司搶占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市場先機。智能改造完成后,產能有望獲得大幅升。
數字化方面,杭蕭鋼構牢牢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機遇,通過搭建以數據為引擎的產能協同調度平臺,已成功建設集營銷、設計、制造、物流和金融服務為一體的“鋼結構聚能工廠”生態圈,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實體產業深度融合。
同時,杭蕭鋼構以旗下全資子公司萬郡綠建為依托,打造了以綠色建筑全產業鏈材料為產品的垂直領域B2B產業互聯網平臺“萬郡綠建”,涵蓋建筑鋼材、建筑材料、裝飾裝修、水電暖通、市政景觀5大類目超700個全品類材料,為綠色建筑上下游企業提供產品展示、品牌營銷、訂單獲取、合同簽訂、款項收付、金融物流等一站式交易服務,形成了鋼結構行業供應鏈及金融平臺,從單純產品制造向“產品+數據服務”模式發展轉變。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