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7月份,49個省在建重點項目、71個泉州市級在建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127.6億元、172.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70.2%、74.5%,省、泉州級重點項目均超時序完成全年投資計劃。今年以來,南安市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據南安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季度,南安市在省“五個一批”綜合考評中再次躋身全省前十。這是該市自2017年省上實行“五個一批”項目綜合考評以來,第八次進入全省前十,次數穩居泉州首位。
如此佳績來之不易,其中也離不開南安市長期的精耕細作。據了解,2021年,該市緊緊圍繞招商、落地、建設、納統等多維度,分階段分批次開展前期突破攻堅、開竣工攻堅、資源要素攻堅等系列攻堅活動,采取“化整為零,分期保需”的做法,全方位多層級保障項目高效推進,有效實現“五個一批”項目滾動接續不斷檔。
工作的順利開展,科學的前期規劃必不可少。在謀劃項目前期方面,南安市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運用前瞻性思維,按照全市域統籌、產城人聯動、點線面推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雙循環重要節點城市。
“在加速演進‘一市三城’格局的基礎上,我市瞄準培育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日用輕工五大千億產業集群,系統推進產業生態構建、龍頭培育、創新引領、人才支撐、園區整合、平臺打造。”據南安市重點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僅2021年上半年,該市就已謀劃項目30個(不含已轉簽約),總投資近180億元,策劃生成石井臨空臨港高新區、國際石材智慧產業園、再生石科技產業園、閩西南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
項目建設,招商先行。7月份,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1年333個重點招商項目。其中9個項目來自南安,涵蓋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物流、建材、節能環保、公共設施等多個行業,項目投資總額162.9億元。今年上半年,南安全市就已對接招商聯東U谷、上海均和、萬洋眾創城、五礦地產等14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額466.8億元。
重點項目招商工作進展順利的訣竅何在?據介紹,南安市注重運用全局性思維,狠抓項目招商。一方面,該市繪制招商地圖,編制“鼓勵”和“負面”兩套清單,明確招商各階段的流程和時限,推行“統一登記管理、科學研判評估、合理安排空間、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另一方面,依托經濟類行業協會與異地商會(同鄉會)互動協作和泛家居平臺,開展小分隊精準招商,著重推介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南安“智谷”、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福建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等11個招商載體,推動“南安人經濟”與“南安經濟”深度融合,招引落地一批業態新、投資大、科技含量高的好項目。
在狠抓項目招商的基礎上,南安市還大力推進項目落地工作。據了解,該市創新服務舉措及部門聯動機制,建立多部門快速銜接機制,全力縮短預審、選址和立項等前期工作審批時限,開通7×24小時電話咨詢、公眾號在線咨詢,力促項目從紙面走上地面。
據統計,二季度,該市由簽約轉落地建設的產業項目就達18個,總投資81.7億元,聯東U谷·南安半導體科技港產業項目、焦點衛生用品新型材料生產項目、利昌光電反射薄膜生產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地,工作成效可見一斑。
近日,隨著最后一榀鋼箱梁吊裝到位,國內首座跨海高鐵橋——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成功合龍。像這樣進展順利的重點項目,在南安還有很多,集中體現了該市在力促項目開工、項目進度等方面工作的創新思路。
據介紹,為突破前期快開工,南安市建立“1+7”服務機制,全面提速前期審批。“‘1’就是在全省率先研發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智慧導辦平臺,業主登錄平臺即可精準生成項目審批流程。”南安市重點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7”指的是通過梳理一份審批清單、制定若干簡化措施、創新一套服務機制、設立一個服務專廳、組建一支代辦團隊、培育一批合格中介、完善一套督導機制等多層級全方位構建“七個一”服務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南安市還定期梳理已開工項目施工堵點,精準推行“鑰匙+鞭子”大督導機制,在及時開單交辦、集中點題攻堅的工作思路下,全方位推進項目進度。今年上半年,該市已靶向突破堵點問題37個,精準有力促進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