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據悉,在8月25日,記者走訪湖北大石代石材產業園看到,一排排現代化廠房氣勢恢宏,一輛輛貨車穿梭其中每間廠房存滿了各種不同石材,從原石荒料到石材半成品與石材精品批發,從世界各地進口到此,經過加工后又賣向世界,這座石材城已成功脫穎而出,成為石材界一顆耀眼的華中明珠。
據其董事長袁曉紅介紹,產業園項目不消耗團風礦產資源,不浪費土地資源,是買全球,賣全球的模式,旨在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石材生產、加工、儲藏、展銷的產業基地,成為中西部地區標準最高、功能最全、配套最齊、服務最優的石材全產業鏈新城。
團風縣是武漢城市圈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湖北大石代石材產業園則是由武漢雅安商會聯合湖北石材商家共同打造,項目落戶于團風縣臨港經濟開發區。項目計劃投資30億,產業園規劃占地近3800畝,建筑面積為166萬平方米,一期開發1300畝;預計在五年內同步完成整個項目建設、招商、入駐工作,屆時將實現1500家以上規模企業入駐,創造產值過百億元,解決固定就業人口超5萬人次。
業內悉知,湖北石材資源豐富,但石材業各自為戰的經營模式極為突出,尤其是伴隨武漢城市的擴張,土地資源日益緊張,武漢石材城遺址處于“搬遷”和“暫留”的循環中,致使武漢石材業工藝設備遠遠落后于其他城市,同時缺乏統一的運營管理于配套服務,難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面對這樣的形勢,在團風縣縣委、縣政府的聚力推動下,由四川省石材協會和武漢雅安商會牽頭,依托團風縣臨港經濟開發區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以及靈活的量身定做方案,一個集加工、倉儲、門店展示、銷售于一體的3800畝環保型石材專業市場——湖北大石代石材產業園便在2015年應運而生。
自大石代石材產業園落戶團風以來,便始終堅持做好“抓項目”基礎,樹立“搶跑意識”,學習“造環境”的新本領,不斷優化園區硬件環境,激活發展的新動力,一直堅持打造集倉儲、加工、物流、設計研發于一體的一站式石材采購平臺,致力于行業的轉型升級將原有落后生產加工設備提檔升級實現一體化人工智能切割,將生產加工污水在園區內循環利用,將傳統加工污染性行業打造為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石材產業集群,有效夯實石材加工產業承接基礎,釋放產業集群效應,為團風高端裝備制造基地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從武漢遷入產業園的鑫天澤石業總經理張喆告訴記者,他在武漢石材界打拼了20多年,因為沒有穩定的生產經營場所、沒有規范化的市場管理,更沒有環保的工廠,他先后搬廠有7次。如今在大石代產業園,這里有統一的規劃設計、招商銷售、宣傳推廣、運營管理和物業服務,入駐的企業向集群化發展,實現少投入、快生產、多賺錢,真正讓湖北石材市場進入全面科學的管理時代,是企業發展的利好。
湖北大石代石材產業園總經理周國進表示,目前產業園項目一期21萬平方米標準廠房,自2017年已經開園,有60多家企業入駐;二期將近5萬平方,商家正在入園,可為當地引進小微石材企業100余家;三期占地面積600畝,規劃有荒料堆場、大理石大板加工中心、花崗石大板加工中心、異形石材加工中心以及大板批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