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各大上市玻璃公司已經相繼曬完了自己的半年報“成績單”。雖然對行業高景氣有心理預期,但在梳理了18家較有影響力的上市玻璃公司的報告后,仍小有震驚。
18家企業中,營業收入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的有17家,其中有16家上漲幅度在10%以上,12家上漲幅度達到50%以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有14家,同比上漲幅度在100%以上的11家……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在行情延續、玻璃現貨屢創新高的背景下,行業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高效運轉,業績表現頗為優異。
原片玻璃表現亮眼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原片玻璃價格較同期上漲較大,行業的高景氣度在報告中有充分的體現。
以主要生產浮法玻璃原片的旗濱集團為例,旗濱集團共擁有26條優質浮法生產線,報告期內共生產各種優質浮法玻璃原片6028萬重量箱,同比增加189萬重箱;銷售各種優質浮法玻璃原片6096萬重量箱,同比增加970萬重量箱。報告期內,旗濱集團共實現營業總收入67.8億元,同比增加30億元,增幅78.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3億元,同比增加16.87億元,增幅333.32%。
針對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旗濱集團在報告中表示,2020年同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量價均處低位,本報告期受益于宏觀經濟反彈疊加房地產竣工驅動和持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及持續推進促銷提質增收,玻璃產品量價齊增所致。
行業頭部企業信義玻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12.73億元,直逼玻璃行業龍頭企業福耀玻璃,營收增幅也達到了90%以上。浮法玻璃方面,上半年強勁的市場需求導致浮法玻璃平均售價上升,信義玻璃的浮法玻璃收益較2020年同期上升138.6%。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同期基數較低,該公司三大產品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及建筑玻璃的銷售收入均得到改善。
受益于浮法玻璃價格的上漲,南玻集團玻璃產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9.02%。南玻集團擁有10條浮法玻璃原片生產線,2條太陽能壓延玻璃原片生產線。其半年報表示,受益于差異化經營策略及行業景氣度上行,浮法玻璃量價齊升,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5%;凈利潤同比增長491%。
在港股上市的中國玻璃則擺脫了去年同期的虧損,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從2020年同期的-2.48億元變成了今年的2.73億元。截至6月30日,中國玻璃擁有浮法生產線12條,實際運行浮法玻璃生產線12條。上半年累計生產各類玻璃產品約1758萬重量箱,較2020年同期上漲2%;累計銷售各類玻璃產品1706萬重量箱,較2020年同期上漲15%;綜合平均售價約為114.5元/重量箱,較2020年同期上漲51%。營業收入20.25億元,同比增加72.61%。
金晶科技披露了歷史最好半年報“成績單”,得益于需求旺盛抬升產品售價及相關資產出售,今年中期實現營業收入33.44億元,同比增長53.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3億元,同比增長930.52%,扣非后歸母凈利6.60億元,同比增長861.76%。
三峽新材是18家公司中唯一一家仍處于虧損狀態的公司,歸母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83.45%。從報告來看,三峽新材本部玻璃及玻璃深加工板塊生產經營正常。其經營情況同比未發生實質性好轉,主要是受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恒波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的訴訟及合作銀行收貸的影響。
光伏玻璃盈利良好
2020年12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準備給光伏玻璃生產“松綁”。今年上半年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光伏玻璃價格從高位逐漸回歸。從報告來看,信義光能、福萊特、洛陽玻璃、安彩高科、亞瑪頓等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部分企業業績增長頗為亮眼,“量價齊升”一詞頻頻出現在報告中。
以信義光能為例,信義光能作為光伏玻璃產能冠軍,今年上半年實現收益80.749億港元,同比增長74.7%;凈利潤30.724億港元,同比增長118.4%。報告表示,強勁的業務增長主要由于今年上半年集團太陽能玻璃銷售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盡管該等價格因下游需求增長低于預期及太陽能玻璃的行業供應增加而于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集團主要太陽能玻璃產品的平均市價仍然高企,與2020年第四季度類似。
同樣受益于產品銷售量價齊升,業務轉型后的洛陽玻璃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95億元,同比增長66.52%,其中新能源玻璃營收占總營收的86.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126.73%;扣非后凈利潤1.86億元,達到了2521.22%。報告期內,洛陽玻璃募投項目合肥新能源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項目和桐城新能源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一期項目建設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兩個項目將分別于今年9月及今年11月點火投產。宜興新能源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
作為光伏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福萊特的銷售渠道穩定,主要客戶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韓華集團、東方日升等一線光伏廠商。報告期內,福萊特光伏玻璃營收達到33.24億元,同比增長56.22%,占總營收的82.54%。增長的原因一是由于產能擴張和雙玻需求增加推動光伏玻璃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二是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平均價格高于2020年同期。
此外,福萊特還在持續擴大產能,安徽二期的兩個75萬噸光伏玻璃產能的項目包括日熔化量為1200噸的四條光伏玻璃生產線;越南海防光伏玻璃生產基地的兩座日熔化量1000噸的光伏玻璃窯爐已分別于2020年年底和今年第一季度順利點火并全部投產。
安彩高科也有不俗的表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彩高科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55.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432.16%;基本每股收益0.2076元。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為光伏玻璃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
亞瑪頓則業績稍弱,其在8月27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8.77億元,同比增加18.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328萬元,同比減少42.49%。
深加工業喜多于憂
主營汽車玻璃、工程玻璃等深加工產品的玻璃企業上半年雖表現各異,但總體看來是喜多于憂。
作為玻璃行業“老大哥”,福耀玻璃在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15.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3.54%。其中,汽車玻璃營業收入103.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02%。福耀集團表示,營業收入增加主要是汽車市場復蘇及公司加大營銷力度所致,主營業務來源是汽車玻璃和浮法玻璃的生產。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很多原片企業已經將產業鏈延伸至下游深加工領域,信義玻璃是其中一員。從披露的半年度報告來看,信義玻璃今年上半年總銷售額達135.76億港元,同比增加90.3%;其中建筑玻璃銷售額為13.66億港元,汽車玻璃為25.86億港元。信義玻璃表示,受惠中國市場需求強勁導致售價上升,以及生產效率改善與銷售量上升,帶動汽車玻璃毛利率上升;建筑玻璃毛利率微跌,主要由于報告期內生產成本的增加。
作為建筑加工玻璃領域的老牌名企,耀皮玻璃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歸母凈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262.3%。耀皮玻璃的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浮法玻璃、建筑加工玻璃、汽車加工玻璃。“加工玻璃”是耀皮玻璃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加工玻璃”營業收入為9.8億元,營收占比為42.5%,毛利率為10.4%。
受上游原片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成本上升明顯。又因為工程玻璃業務以定制化生產為主要方式,原片價格上漲有效傳導至下游需要一定過程與時間,所以雖南玻集團上半年工程玻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但凈利潤同比下降了57%。為了更好地抓住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需求并填補區域市場空白,南玻集團在2020年先后開啟工程玻璃產能擴張,包括建設肇慶基地、西安基地、吳江智能工廠及天津基地擴建項目。而隨著新項目逐步落地,南玻集團工程玻璃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北玻股份主營玻璃深加工設備及深加工玻璃產品,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從數據來看,北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02億元,同比增長51.6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35.96萬元,同比下降55.05%。
針對利潤減少的狀況,北玻集團也在報告中進行了說明,雖然其在上半年間努力拓展自有品牌銷售渠道,加大品牌推廣力度,訂單迅猛增加,銷售數量和收入較上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因玻璃原片、鋼材、鋁型材、電機等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幅度達20%至40%,導致毛利率下降,凈利潤減少。
秀強股份主要從事以印刷、鍍膜、多曲面技術為基礎的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72%;營業利潤4707.2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96%;利潤總額4593.7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09.4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86%。秀強股份表示,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報告期公司主要原材料玻璃平均采購單價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0%;二是報告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較上年同期下降約8%。
海南發展上半年盈利也不太樂觀,海南發展在報告期內重點發展幕墻與內裝工程、光伏玻璃、特種玻璃深加工三大產業,其在8月30日晚間發布了半年度業績報告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6.59億元,同比減少8.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002萬元,同比減少2.18%。
金剛玻璃此前已連虧兩年,但在本報告期內業績不錯,防火窗系列、防火玻璃系統和防爆玻璃系統等安防玻璃是其主打產品。報告顯示,金剛玻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57.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2.7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新版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已于今年8月1日起實施,房地產市場的竣工潮仍有后力,“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下半年具體走勢尚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玻璃行業的高景氣并不會就此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