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期,受供給彈性減弱、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全球能源產品迎來一輪大幅上漲。數據顯示,目前ICE布油的價格已超過83美元/桶,天然氣價格在9月漲幅達36%,國內煤炭價格同樣升至高位,9月動力煤價格漲幅達61%,已突破1500元/噸。
如何看待能源產品新一輪漲價?
本輪能源產品漲價,需求是部分原因,更多還是由供給推動。需求方面,一是隨著歐美地區疫苗接種率逐漸提高、新型疫苗推出以及經濟逐漸恢復,居民出行消費回暖,對石油等能源產品的需求增加。二是隨著北半球臨近冬季,各地區陸續開始供暖,能源需求量將進入季節性高峰時期。特別是目前國內電廠存煤較低,現在又是傳統冬煤補庫存時間,庫存缺口大也使得市場對動力煤的需求維持高位。
相比來說,供給端的約束更重要。一是此前出于環保等方面考慮,國內煤炭生產受限,雖然近期在保供穩價政策下,供給有所回升,但還需要時間。二是部分能源供給國家的疫情尚未緩解,生產恢復緩慢。三是美國多次對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公司實施制裁,也對供給造成一定影響。
總的來說,這輪能源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供給端有約束,在供給約束情況下,需求波動會帶來更明顯的價格波動。不過,目前多地已開始增加煤炭等供給,強調不能“運動式”減碳。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也向市場釋放了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回歸理性的強烈信號。隨著供給修復,動力煤等能源產品價格上漲的持續性有限。
能源產品漲價,對企業和市場有什么影響?
企業方面,當前國內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能源價格等不斷上漲,另一方面因為消費偏弱,價格向下游傳導得并不順暢。在此情況下,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制造業企業面臨較大成本壓力。8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制造業特別是中下游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出現下滑。預計制造業成本端壓力短期依舊較大。
比如,為緩解發電廠面臨的成本壓力,政策開始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隨著電價上漲,企業特別是高耗能企業的用電成本也會開始上行。對于能源相關企業而言,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行則能夠推動相關企業利潤走高。
木材行業,又有哪些影響?
對木材企業來說,上游的原材料漲價,導致建筑模板行業成本走高;油價上漲傳導至運輸行業,從而將成本轉嫁至木材相關的銷售成本;電價的提高也造成木材加工企業的能耗成本上抬。多項成本促使木材企業不斷壓縮自身利潤,下游市場需求弱勢,更是加大了木材企業的運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