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雙碳”目標要求下,從產業到企業,從政府到家庭,都肩負了降低碳排放的重任。龐大的建筑物群體,作為碳排放的重要載體,更是“雙碳”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BIPV,作為建筑節能增效、降低碳排放的基礎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行業龍頭更是不斷創新和探索。
政策不斷加碼光伏風口已至
6月20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整縣推進”激活了廣闊的建筑屋頂資源,讓BIPV有望成為未來分布式光伏的主流形式,資本市場更是因此掀起了一波BIPV熱潮。
10月13日,住建部對外發布《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作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其中要求“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而光伏作為能效更高、使用周期更長的方式,BIPV有望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廣。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其中要求: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快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這些舉措都將直接刺激BIPV的應用和推廣,也將BIPV提升到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高度。
此外,國內各地也紛紛推出了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或分布式光伏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對BIPV都是很好的促進。
目前,全國存量工商業及公共建筑用地面積約346億平方米,過去5年每年新增工商業及公共建筑用地面積約20億平方米。在新建筑物強制安裝太陽能系統的政策要求下,每年新增容量預計可達20GW,存量建筑的改造空間更大。
可以預期,面對增量及存量建筑物的“低碳化”,BIPV的潛在市場空間十分龐大,靜待滲透。
屋面光伏成增長新引擎
在政策的加持下,光伏屋面行業成長有望提速,海通證券認為,整縣推進帶來600億元左右存量翻新防水需求和20億元左右年新增防水需求,屋面光伏成為高分子防水材料增長新引擎。
根據海通證券研報,假設平均每個縣200MW,假設100平方米屋頂可安裝10KW左右光伏電站,存量所對應的光伏屋面面積為13.52億平方米。
增量需求方面,假設建筑業竣工面積按照每年2%遞減,屋頂和側面合計占建筑面積的比例為10%,到2025年,樂觀、中性、悲觀情況下對應面積分別為0.64、0.43、0.27億平方米。
高分子防水材料主要指TPO和PVC兩種,通過性能對比,海通證券認為,由于PVC中的增塑劑遷移會導致卷材失去柔性容易斷裂,而TPO材料具有耐候性和耐久性,考慮到屋面光伏壽命較長,因此TPO材料更適合光伏屋面。
基于上述面積測算,海通證券按照單TPO材料40元至50元/平方米進行計算,則整縣推進的存量屋面改造可以帶來540.8億元至676億元的防水材料市場,假設按照22年至25年每年均勻建設,則每年對應152.1億元防水材料需求;中性情況下整縣推進的新建屋面可以帶來17.2億元至21.5億元的年新增市場。
“雙碳”目標下,能源結構的轉變促使光伏已經成為防水企業發力的又一紅利市場,雖然目前防水企業大都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但不可否認這一新機遇將會持續利好龍頭企業成就全新的業績增長極。據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光伏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預計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將高達70%。
光伏賽道激戰正酣利好龍頭企業
BIPV市場容量巨大,雖建筑光伏屋面中防水的建設成本占比有限,但屋面的防水工程質量是整個光伏系統使用壽命的保障。
針對傳統的光伏屋頂在防水方面的痛點,以TPO為代表的高分子防水卷材滿足暴露式場景下的超長耐久性要求,在匹配光伏25年以上使用壽命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多家證券研報發文稱,高分子防水有望成為光伏屋頂下一個風口,以東方雨虹、科順股份、北新防水、凱倫股份、三棵樹等為代表的頭部防水企業均已展開了相關合作或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加快對光伏防水領域的戰略布局。
從凱倫的CSPV全生命周期光伏屋頂系統解決方案到北新防水的北新BIPV防水系統,從三棵樹防水的三棵樹光伏屋面系統到東方雨虹BIPV屋面系統,在光伏業的億萬級產業鏈上,越來越多的防水企業開始布局發力,展開激烈角逐。
光伏藍海下,誘人的市場存量將會再度引起防水行業的加速集中。一方面建筑光伏市場很多場景適合高分子等相對產品,擁有類似產品線的防水企業相對較少,門檻較高;另一方面在企業規模化布局和資源儲備上龍頭企業的先發優勢較為明顯。低端高耗能產品在未來防水市場的應用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落后產能清退后釋放出的市場容量將是巨大的。而對于防水行業來說,光伏風口的到來必然會刺激高分子材料的加速發展,防水材料低附加值屬性的標簽將會得到改善,其最為直接的表現則是議價能力的提升。同時,高附加值防水產品成為主流也將加快行業低端產能的清退速度,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防水行業也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