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月13日,備受關注的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開始有序復工,90余名務工人員乘坐兩輛大巴車,返回位于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的“深圳兩館”項目工地上。隨著年前“深圳兩館”主體結構封頂,目前兩館建設剩余主要工作為下掛構件、幕墻龍骨等附屬結構及收尾銷項工作。
“深圳兩館”項目是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建筑面積13.76萬平方米,是由一個美術館、一個圖書館和一個介于兩者之間的公共廣場共同組成的建筑群,具備文化與藝術等多元功能。兩館計劃2023年建成,將打造集美術展覽、藝術收藏、文化交流、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藝術殿堂,成為深圳向世界展示藝術的平臺。
兩館中,深圳美術館新館建筑面積6.56萬平方米,設典藏庫、各類展廳、報告廳、活動空間及配套功能區。作為對市民開放的空間,該館著力打造的共享平臺廣場,將通過多層級平臺的設計,讓建筑的廣場空間與室內空間交融貫穿;深圳第二圖書館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設書庫中轉區、各類綜合閱覽區、展館、報告廳及內部配套功能區。該館將擁有國內首個地下智能立體書庫,書庫內將全程自動化存取書籍,實現圖書的高密度儲存和高效利用,為讀者提供便利。同時設有大型分揀系統,實現圖書高速分揀和精準配送,配合智能立體書庫,將發揮深圳第二圖書館文獻物流樞紐作用,促進全城文獻流動,提升文獻服務時效。
為積極響應深圳市政府號召,該項目建設完全采用裝配式建筑建造,主體結構為鋼框架體系,鋼筋桁架樓承板,施工時不需要模板。墻板采用預制輕質條板,做到免砌筑、免抹灰;幕墻為單元式幕墻及石材幕墻,石材幕墻也采用模塊化設計,每個模塊構件均在工廠預制,現場安裝。
據悉,此批返工工人為項目參建方中建三局一公司鋼結構公司所屬的勞務人員,為保障工人有序返工,該公司在節前返鄉和節后復工期間,均協調安排了點對點大巴車,一方面解決工人返鄉復工難題,一方減少工人返鄉、返工途中的外部接觸,強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深圳兩館”旨在引領深圳市民的新生活與新思潮,滿足不同活動場景下市民對空間的需求,讓城市空間真正的為城市及市民所用。建成后,將成為促進城市一體化發展、建設國際化城市重要的新型文化地標和公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全新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