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表示,今年還將推進適老化城市、社區、住房的建設和改造,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等工作,努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
以下為回答記者提問內容: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王部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各方面要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那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擴內需、穩增長方面有什么考慮?謝謝。
王蒙徽: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我們也是補短板、擴內需、增投資促消費,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領域。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推動擴內需、穩增長,為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出貢獻。
比如,我國現在仍然處于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城鎮的人口規模、家庭數量仍在持續增加。目前,我們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100萬,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同時,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舊小區,這些住房面積小、配套差,質量也不高,群眾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的要求都比較迫切。同時我們也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也對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方面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我們說的就是新的建設,向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并重轉變,也就是說,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內需潛力巨大。比如,我們早期建設的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已經開始老化,比如有些地下水已經不通,特別是老房子,包括一些化糞池現在也經常泛味兒,還有像燃氣管道,一方面是老化,另一方面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同時,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房和鄉村建設與農民群眾對現代化生活的需求還不適應,發展潛力巨大。
我們初步考慮,今年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好工作。
一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二是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經過統計,我們希望全年能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套,棚戶區改造120萬套。同時,我們還將加快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
三是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前幾年改造的基礎上,各個地方的工作,包括一些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基礎上,我們想進一步推動,通過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金融支持方式、促進存量住房用途的調整等措施,把這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時也是發展工程做好。
四是推進燃氣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今年我們力爭開工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約2萬公里。同時,我們還將有序推進城市供水、排水、供暖管網改造、防澇設施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五是大力推進“新城建”,也就是我們說的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國家、省、市三級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體系,全面推進智能市政、智慧社區、智能建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通過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項目落地。
除了以上談到的工作之外,我們還將推進適老化城市、社區、住房的建設和改造,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等工作,努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