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一方面,地產下行出險房企拖累家裝企業,致使多家家居家裝業績預虧。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沖破業務藩籬,寄希望于在家居家裝等下游產業鏈中尋找新突破。
原本“如膠似漆”的上下游產業就這樣“卷”在了一起,“相愛”,“相殺”。在攻擂與守擂的角逐、互惠與反噬的較量中,一幕幕大戲正在上演。
貝殼找房、國美打扮家等企業在家居、家裝緊鑼密鼓的動作,也意味著新賽道戰火的火速升級。
近日,獲悉,貝殼找房內部宣布新一輪組織結構調整和人員任命,任命鄭深圳為整裝大家居戰略管理與投資中心負責人,直接向貝殼董事長、CEO彭永東匯報。與此同時,就在年前,圣都創始人、董事長顏偉陽被任命為新家裝線業務負責人,此前擔任過貝殼找房中部戰區區首、東部戰區任區首的何生祥被任命為新家居線業務負責人。
多名高管在家居家裝領域中排兵布陣,似乎有“田忌賽馬”的味道。另有知情人士表示,不同高管負責不同細分業務,業務發展更加聚焦。而就在去年5月,焦點財經曾獨家報道張海明被任命為貝殼家居總經理,成為該板塊全新負責人。可是,不到一年,新掌舵人走馬上任。
此外,在組織架構方面,去年11月,貝殼整裝大家居事業群成立,設立整裝大家居戰略管理與投資中心,負責整裝大家居事業群戰略、策略管理及推進,牽頭事業群內及跨事業群重點項目,布局戰略投資。從合并萬鏈、推出自主品牌“被窩家裝”,收購龍頭家裝企業圣都,再到人事、組織架構調整……預示著新變局的開始,也展示著貝殼找房想要探索做大家居、家裝新領域版圖的想法。
事實上,自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去世之后,彭永東在延續貝殼找房既定發展路線的同時,他將貝殼進軍家裝市場,比喻為“翻越第二座山”。
“目前家居、家裝領域都是高競爭,沒什么利潤空間,也沒那么好弄,競爭大。不過,之前老同行利潤要求高,如果新入局者將流程簡單化,可以省成本就有利潤。此外,如果在賣之前,能夠通過精裝修幫業主裝好,也會提房屋售賣效率。”一位資深地產業內人士在接受焦點財經采訪時表示。
一位鏈家中介經紀人曾告訴記者,被窩家裝可以實現設計、整裝、定制一體化,業主無需現場盯工,通過實時攝像頭監控即可實現“云監控”,解決現代人工作繁忙,沒時間盯裝修的困擾。此外,如果鏈家在參與二手房交易環節過程中推廣“被窩家裝”無形中便可以截獲家裝客戶,進一步縮短了交易及家裝的時間,提升效率。
貝殼找房5000萬的用戶月活量及鏈家二手房及新房的市場占有率,似乎是其獲取家居、家裝用戶的“殺手锏”,而科技賦能建工也是其另一方面的創新。
據了解,新任命為整裝大家居戰略管理與投資中心負責人的鄭深圳曾經擔任貝殼找房如視事業部運營總經理,他也曾公開表示,5G新時代,開啟全民VR,這或許為貝殼找房發力家裝VR做好鋪墊。
對于技術顛覆家居家裝,另一位闖局者國美“打扮家”似乎也是這一革新的擁躉。
從黃光裕親自商談并敲定收購打扮家事宜,到去年4月國美“打扮家”APP正式發布,國美對于家裝、家居行業的鐘愛可見一斑。
為了實現用戶端的“所見即所得”,國美“打扮家”更是嫁接了上游工廠資源、物料供給資源與裝修施工資源。一旦設計師的設計方案通過BIM系統展現出來,便可以與施工圖紙進行數據聯動,并同步呈現物料與施工等環節的相關報價。
似乎所有的闖局者都想通過科技的創新顛覆傳統行業新的游戲規則。國美的做法是整合國美的供應鏈資源,寄希望構建交付末端的閉環,開創家居家裝領域的分段式裝修先河。
此外,在人才布局方面,去年11月,國美打扮家啟動“設計士官生”計劃,將目光投向了家裝的核心要素——設計師,希望強化平臺的設計力量儲備。據了解,“打扮家”幾乎不設門檻吸引設計師、物料供應商、施工服務商等伙伴入駐,快速形成4000+規模的設計師隊伍。
有人說,家裝賽道的市場體量在1.5萬億規模,家居賽道的市場體量同樣也在1.5萬億規模,兩者合計能達到3萬億的體量,是極具挖掘空間的藍海市場。而從消費角度來看,家裝與家居本為一體,當用戶完成家庭裝修后,自然而然有置辦家居的剛需。
貝殼的優勢在于上游成交的客戶的順勢導入,而“打扮家”在電器及零售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
此外,房地產縮表,增量承壓之下,地產的盈利下滑為必然趨勢,所以眾多房企正在尋找“第二曲線”。
早在2020年,碧桂園、恒大、寶能、龍湖等房企就有入局家居市場的消息,碧桂園也曾接連入股帝歐家居、蒙娜麗莎等多家家居企業。“掃貨”式布局意味著房企已經看到下游產業的盈利空間。只是,隨著房企的不斷暴雷,對于家居、家裝領域的深耕與拓展消息似乎漸漸沉默。更多的房企則是將家居、家裝領域作為業務范圍的一個分支。
2021年,龍湖將房屋租售、房屋裝修升級為主航道業務,并成立代表房屋租售與房屋裝修的全新生活服務品牌——“塘鵝”。事實上,在如今的市場戰局中,“活下去”才是王道,2022面臨生死之戰,眾多房企應對接連的債券違約,只有發展穩健的房企才有精力深化新領域。畢竟,大多數房企目前的首要任務是保交樓,促回款,還負債。
此外,就去年家居、家裝的業績來看,除企業自身運營策略、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外,手持大量出險房企應收款項無法收回成為家居企業計提大額減值的根本原因。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近期A股有超27家家居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6家預增、21家預減,其中,哈爾斯、德爾未來、康欣新材等4家扭虧、中源家居、我樂家居、夢百合、頂固集創、皮阿諾、亞振家居等9家企業首次出現虧損。
其中,皮阿諾、我樂家居等業績皆是地產行業拖累,持有恒大集團7.14億元應收款項的江山歐派,2021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2億元到2.76億元,同比減少35.15%到50.11%。
以恒大聯合索菲亞、皮阿諾、喜臨門等6家企業建立產業園為列,目前恒大均以退出與上述公司合作園區的股權,并以退出股份抵償恒大欠供應商的欠款。
對此,中證鵬元認為,定制家居龍頭企業多以經銷收入為主,受影響較小;中部、尾部企業受波及程度大,大宗業務占比高、合作房企負債率高的企業影響更甚。
在地產下行之時,家居家裝應該如何重振旗鼓,而面對新業務拓展,地產及新入局者又將如何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