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匱乏 導致消費盲從
"現在消費者最缺的是對門的了解,所以買門時很盲目。"潤成創展的吳天冰先生說:"消費者對門的種類、材質、花色等的了解全憑銷售人員一張嘴,一是自己對此本身就不了解;二是門與門之間的差異并不能全部通過感官判斷,比如同一飾面板的門外表一樣,里面所用的集材不一樣價格可能就會相差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老宅門西安總代理郭西安說,建筑時幾十厘米的誤差往往在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而木門都是由廠家批量標準化生產,這就給安裝木門帶來極大不便;同樣,由于木門生產和安裝具有特殊性,所有簡單的問題可以隨時處理,而出現復雜問題則要發回生產廠處理,這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不便。但其安裝速度快、環保又具有成套美等特點還是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所以木門業的發展不僅在于產品質量本身,還在于對消費者進行正確的消費引導。
標準實施 加快產業化進程
"去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國首部木質門標準推進了木門產業化進程。"陜西省木門專業委員會負責人靳林在研討會上說,"比如標準中規定木質門所選木材的含水率不應大于12%,在高濕地區和高濕月份含水率允許略大些,但不得大于當地當月的空氣平均含水率,這有助于一些面向全國市場的品牌控制質量,也有助于處理糾紛時有據可循。"
針對木門行業標準,西安市室內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辦公室王劍鋒說:"木門行業標準的實施已經將一些雜牌拒絕在門外,同時對一些品牌廠商在選材用料、門縫尺寸、甲醛含量等方面全面符合國家標準將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國家發改委已經對木門的安裝規范和售后使用規范兩個延伸標準進行了立項,不久將正式發布,屆時,木門從生產、銷售到安裝、服務整個產業鏈都將真正走向規范,木門行業將因此而受益無窮。"眾一木門的宋濤先生認為,標準的出臺會對規范市場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價格的影響不是很大。
隱憂暗現 品牌意識需增強
"如果讓我來形容木門產業近兩年的發展速度的話,可以用‘驚人’兩個字來形容。"老宅門西安總代理郭西安先生認為:"目前市面出現的數百家木門經銷商和前幾年的數十家相比,就足以證明這個市場需求在擴大,但是市場需求劇增的同時也導致整個行業無序、盲目擴張。目前全國已有上萬家生產企業,而有的家具、地板生產企業也在紛紛轉型往這個行業擠,部分家裝行業也通過前店后廠的方式向這個行業滲透,很多企業在拼命追求數量,忽視了質量,難以保持品牌形象,這是行業發展的最大隱憂。"
對此,莫干山木門的任北平女士表示,很多企業品牌意識不是太強,尤其是靠給工程項目做配套起家的廠商,雖然暫時獲得了一些利益,但如果不打造出強勢品牌,很難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特別是售后服務,如果管理跟不上,做得不好,就很容易砸掉牌子。一個牌子砸掉之后,要重回市場,就太難了。"
品牌運作 引領行業發展
"說起品牌,我覺得目前行業急需的是‘偶像級’的品牌企業來引領木門市場發展。"TATA木門的李國忠說:"現在,說起木門品牌老百姓能知道幾個呢?這就是木門行業目前所必須面對的現實,所以企業要想從市場上多分一杯羹,就應該清楚品牌導向是木門企業做大做強必須思考的問題。"
杭州禹神門業的許國江認為,說到和國外產品的差距,主要是在品牌化運作,從整個銷售情況來看,在國內用戶應該還是很認品牌的,所以企業應該明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獨特的品牌發展策略是什么,怎樣才能走出"差異化"的路線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核心。
夢天木門的黃雄、華鶴木門的柳正福、川雅木門的陳旭均表示,木門企業發展的核心基礎是優良的產品質量。為消費者營造健康環境,提供多品種、多花色、美觀實用、高質量木門,已成為木門行業首要的工作,否則考慮其他因素也只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