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證券研究報告指出,2010年我國超細纖維生產企業都沒有新增產能,預計國內超纖產量不會大幅上升,依據歷史上每年600萬平方米的年增長速度來計算,2010年的生產量預計為4000萬平方米左右,相對于1億平方米的需求量,國內生產量仍然保持供不應求的局面。最近兩年由于相關龍頭企業在不斷擴產,預計新增產能約為2000萬平方米,但是相對于1.2億平方米的消費需要,產能仍供不應求。因此2011年至2012年超細纖維行業整體上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2011哪些玻璃生產量供不應求?
市場人士認為,在超細纖維的三家公司中,雙象股份優勢在于基礎低,上市后增長明顯,產能集中釋放將為公司帶來良好前景;禾欣股份在細分領域,特別是汽車內飾領域的應用前景最好;規模優勢最為明顯的企業則屬華峰超纖。
超細纖維的定義說法不一,一般把纖度0.3旦(直徑5微米)以下的纖維稱為超細纖維。國外已制出0.00009旦的超細絲,如果把這樣一根絲從地球拉到月球,其重量也不會超過5克。我國目前已能生產0.13-0.3旦的超細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