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5月20日上午10時36分,隨著最后一節受壓管桁架焊接完成,臨沂奧體中心體育場鋼結構主體順利完成合攏,可容納5.7萬人的甲級特大型體育場完美成型,呈現出令人震撼的主體形象,項目建設進入了全新的快速建設階段。
臨沂奧體中心位于臨沂北城新區二期核心地段,總建筑面積約49萬平方米,由“一場、兩館、兩中心”以及奧林匹克公園等組成。項目建成后可承辦全國性的大型綜合體育賽事和國際單項賽事,成為以體育為主,集文體商及公園于一體的市民24小時體育休閑娛樂“生活圈”和臨沂文化體育新地標。
其中,體育場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整體設計呈優雅流暢的馬鞍形曲線,蘊含建筑美學,別具一格。“項目采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體系,屋蓋為車輻式單層索網加PTFE膜形式,索網結構跨度、懸挑和面積等指標均為全國第一,結構跨度東亞最大。”山東天元建設機械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梁榮建介紹。
體育場順利合攏的背后總有些強而有力的舉措和非同凡響的影響力。
3月6日,體育場外圍首根鋼柱順利吊裝完成,標志著外圍鋼架的安裝施工作業全面拉開序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臨沂奧體中心體育場外圍主鋼架系統由80根主鋼柱以及配套裝飾柱共同支承索膜屋蓋和外環受壓桁架,鋼結構總用量達18000噸。其中梭型鋼柱截面高度達1.6米,最大柱長57米,重60多噸,角度從57°至63°間變化,頂部高差26米,安裝工藝復雜。外環受壓桁架內外弦最大跨度18米,最大單品桁架達100余噸,需700噸履帶式起重機吊裝。
精細的節點、雙曲彎扭鋼梁、大噸位鋼柱及桁架梁,施工難度大大增加。體育場鋼結構體型巨大且需現場拼裝,吊裝作業精度要求極高,為解決鋼結構施工難題,項目部采用“地面拼裝、分段吊裝、整體合攏”方式和“內外支撐,雙重保障”的支撐方案,保證施工過程中結構整體穩定性。
工程屋面采用單層索膜結構,施工過程中需嚴格監測徑環向索應力變化,階段性索網張拉提升精度控制難度大,施工前進行索網施工過程的數值模擬分析,為施工、監測提供參數和依據。
“在吊裝過程中,需要運用大型鋼結構吊裝合攏溫度控制、鋼結構測溫測距控制系統、鋼結構健康檢測等多項技術組合,確保結構安裝精度和結構造型。”梁榮建說,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部提前策劃、積極組織,現場成立青年突擊隊、黨員突擊隊,200名作業人員日夜不停,4臺履帶吊分區作業,按照施工圖紙及規范要求嚴格實施管理,克服了疫情防控、高空作業、交叉施工等因素影響,聚焦節點目標,審查施工方案,優化施工計劃,嚴控過程安全質量,緊盯施工進度等一系列舉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確保了鋼結構主體的順利封頂,僅用70天完成主體安裝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