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國際方面,11月以來全球經濟面對新冠疫情、通貨膨脹、俄烏軍事沖突及由此而來的歐洲能源危機等各種因素的困擾,世界制造業在重重困境中艱難前行。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預測2023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7%,但可能會低于2%。2023年,預計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國家將陷入經濟衰退。分區域看,11月,歐洲制造業PMI為47.6%,連續4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同期美洲制造業PMI為48.8%,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自2020年6月以來,首次降至50%以下。亞洲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亞洲制造業PMI為49.4%,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下降。
國內方面,11月份,國內多個地區疫情形勢嚴峻,需求未見明顯改善,國內宏觀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月度宏觀經濟數據波動較大,反映經濟復蘇基礎不夠牢固。國內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0%,連續兩個月低于臨界點。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多項降稅減費措施,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11月25日,央行宣布,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決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盡管全國多地疫情反復等短期因素影響產出增速及企業預期,但隨著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疫情防控新規定助力社會復工復產,促進生產和消費需求逐步恢復,經濟基本面緩慢修復,穩增長政策有望繼續發力提供支撐。
產業方面,有色金屬行業生產平穩,經季節調整后,全國10月份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581.2萬噸,同比增長10.7%。11月美聯儲持續過度加息導致美元指數回落,在很大程度上對金屬市場產生一定利好。近期國內外主要金屬品種價格普遍上漲。以銅為例,11月份,LME三個月銅開盤于7449美元/噸,最高為8600美元/噸,最低為7449美元/噸,收盤于8239美元/噸,較上月末上漲789美元/噸,漲幅為11.3%。內盤滬銅與外盤走勢基本一致,11月滬銅三個月合約開盤于60380元/噸,最高為67800元/噸,最低為60330元/噸,收盤于6461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4230元/噸,漲幅為6.8%。
另外,根據我會近日發布的《有色金屬企業信心指數》,2022年四季度該指數為48.4,比三季度指數回落0.2個點,信心指數處于臨界點50以下。由此可見,目前產業恢復的基礎并不牢固。展望未來,有色金屬產業下行壓力仍然存在。
綜上,我們認為,近期有色金屬景氣指數預計有可能繼續在“正常”區間下沿運行。